当医生是刘丁勇从小的梦想,可是他天生全色盲无法分辨颜色,唯有把梦想藏于心中。后来成为系统工程师的他,于3年前成立了社区医疗援助平台Erufu Care,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距离最小化,好让病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轻易找到更正确的诊所、更专业的医生,并得到更妥善的护理。
经营了3年,这个社区医疗援助平台三度更名,上个月才二度从“MyDoc Asia”改成“Erufu Care”。之所以改名,是因为刘丁勇不想神化医生的职责,“整个医疗系统的运作除了医生,还有护士和其他人,大家通力合作才能够转动起来,之前的名字MyDoc,似乎把医生看得太重要了。”
Erufu,在日语中代表著精灵,有守护的意思。有一天他梦见自己变成一个小精灵在保护人类,跟他想要守护与关怀人类的初衷一样,遂而更名为Erufu Care。“我们不只连接病人与医生,还有做援助的工作,如果病人想知道更多医疗资讯,他们可以拨电进来或是留言,我们的员工都会尽可能解答他们的问题。”刘丁勇如是说。
现在资讯发达,病人找医生不难,然而如何快速在网上查询到关于医院、诊所甚至是医生的服务和评价,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意识到医疗资讯不透明的缺口,刘丁勇在3年前决定成立这个社区医疗援助平台,收集马来西亚各地的医疗保健服务的详细讯息,包括医生的行医经历、其他病人的医疗满意度、诊所或设施的品质等等,按病症分门别类,让病患尽可能在更短时间内,过滤并选择适合他们的医疗与保健服务,并且得到更妥善的护理。
这个初衷执行起来并不容易。从成立的第一天,刘丁勇的方向很清楚,他认为得到医疗服务是基本的人权,因此他不向病人征费,网站的主要营收来自医生。“一来医生太忙,二来他们也没有架设与管理网站的专业能力,我们帮忙医生或诊所撰写他们的Profile,让病人更容易找到他们。”
刘丁勇特别强调,病患无需付Erufu Care任何费用。此外,他们与诊所的合约中列明,诊所不会对通过Erufu Care接触诊所的患者收取额外费用,即无论是否通过Erufu Care,价格都是一样的。换言之,诊所不能够将成本转嫁给病患。
换个方式,助患者解决问题
刘丁勇说,刚开始时由太太负责跑医院和诊所,号召医生加入这个平台,“起步的时候没人认识我们,那时候挺辛苦的。”但是他认真去做,为了正确掌握医疗体系中的科别分类和医生讯息,他特别聘请实习医生当写手,“好像皮肤问题,又可以细分成不同的病别,一般人根本没有这样的知识,我们真的请实习医生来谘询。”
病人在平台上找到相关的医疗服务后会在留言区留言并且评分,刘丁勇特别成立类似客服的“Care Team”,员工会亲自联络留言的病患,了解他们的整个医疗体验。
“我们不会为了保障医生而将负评删掉,但是我们会修改激进的用词,尤其是精神科别的留言。”他试过一次有一个使用者在留言区骂得超难听,“后来Care Team同事了解过后发现,当中不存在医疗疏忽,病患也没有不满意就医过程,反而是病患家属强烈投诉——那时候接近下班时间,医生还是接看病人,但是护士松懈下来在看视频,间隔门没关紧,就让病人家属听到笑声,引起不满情绪。”他说,带情绪性字眼的留言,Erufu Care在了解并掌握核心的问题后,在不改动病人的意思下修改留言,这样对病人与医生都公平。
Erufu Care最齐全和热门的搜索是皮肤科。刘丁勇笑说,“我本身有皮肤敏感的问题,长期都要看皮肤科医生。”因为自身的需求,平台最早开发的医疗项目是皮肤科。
经营了3年,目前平台上集结了超过2000个医疗单位,每个月平均有18万病人透过Erufu Care搜寻诊所和医生。
这个平台提供4种语言,包括中文、马来文、英文和印尼文。刘丁勇说,虽然自己无法成为医生,但是透过这一种方式,他还是用自己的专业协助病人解决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