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月发生“Listen姐风波”,北方大学印裔学生峇瓦妮在该校举办的论坛中发言,却遭“一个大马女性之声”主席莎莉法以超过10次的“listen”,打断谈话。
莎莉法的强势、傲慢无礼,举出荒谬的“动物也有问题论”,牵强地把猫狗鸟扯入论调中,引起诟病。现场短片在几天内爆红,网民发挥无限创意,从歌曲改编、短片、漫画到商业广告,应有尽有。
这场“Listen”风波,烧了几个星期,见证互联网传播威力。喜欢与否,网民按自己的喜好选择“二次创作”题材,根据本身的感受展开恶搞。
推前一点,2012年2月蔡细历与林冠英双雄辩论,意外捧红“拖车姐”。连串恶搞拖车事件,网民的创意难以猜透,无需追究何来源源不绝的点子。
追根究底,网络已成为另一个舆论主场。任何放上网的,都躲不过抽丝剥茧,加油添酱的过程,更何况涉及公众利益和话题性丰富的题材。
除非你的谈话平淡无味,就算关注也是浪费时间;或者你是小人物,言论没分量,否则政治领袖的谈话是最常被恶搞和“二次创作”。他们掌握资源,拟定政策,任何决定都影响人民生活与作息。
或许纳吉怎么也想不通,为何“蕹菜论”引起巨大回响?排山倒海的反讽和负面报导,甚至外国媒体也跟进此充满话题性的新闻。
纳吉不是打领带穿西装,在正式官方场合发表这番演说,而是在登州甘马挽的群众集会上,以“群众语言”跟群众沟通。偏偏“蕹菜跌价”例子不受欢迎,背后的原因,也不难理解。
印像中,纳吉的演说不曾以蕹菜为例子,反而多次举例砂拉越伊班族居多的偏远内陆地区Hulu Lacau,说明政府发展内陆乡区的决心。
“Lacau”念歪了,或走音就变成不雅字。他常在演说中纳入这个小幽默,还特别强调要谨慎发音;台下的群众也乐得大笑和拍掌附和。
这场“蕹菜论”惹来口诛笔伐、嘲讽调侃,除了因熟悉的蕹菜之外,还凝聚了满肚子百物上涨的怨气牢骚。这股情绪找到宣泄管道,蕹菜瞬间成为搜索榜冠军。
大家都把蕹菜挂在嘴边。民联见缝插针,主办各种“蕹菜相关活动”,不满政府对物价高涨的不负责任态度。
可是,槟城公正党州议员李凯伦的“我爱蕹菜”快闪活动,却因巫统示威者派发有威胁挑衅意味的传单,以及发表威胁重演513种族流血论,焦点被转移了。
这种趋向暴力和种族化的做法令人担忧,也显示这批人的政治认知依旧停留在60年代。或许也有煽动种族情绪之嫌。
蕹菜价涨跌不是讨论的核心,重点是百物上涨牵引出的生活压力。护主心切的人,与其不断示威抗议,不如协助领导人贴近民情,走入群众,实地体验涨风所带来的痛苦。
消费“蕹菜论”固然可有短暂激情亢奋。惟,热潮消退后,生活依旧被涨风所困扰,不能实际解决问题。聆听民意,解决民怨,才是政治领袖须做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