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是一个高资本、技术密集的行业。要想在汽场市场上争一席之位,汽车公司需要投入庞大的资金,不断的研发、创新、改良,才能在众多品牌款式的汽车中脱颖而出;在生产上也需要很高经济效益,大量的生产,这样才能降低成本,才能在一片红海的市场中生存下去。
在全球汽车业迈向整合的趋势,汽车市场自由化的环境中,汽车制造商生产量至少每年要达到百万辆,才有利可图。因此,当年国产车概念提出时,已有人指出,以马来西亚的人口及汽车市场(目前一年约60万辆销量)来看,生产国产车是没有经济效益的。
从经济观点来看,马来西亚根本不需要国产车,因为本地的市场太小了,更何况这30年来,国产车,不只一家,而是由两家国产车公司(普腾及第二国产车),以及拥有国产车地位的组装商如纳莎来瓜分市场。再说,除非获得外资技术的支援或合作,以及全球的销售网络,不然以马来西亚本身在技术或生产能力,很难追上欧美、日本,甚至亚洲如韩国、印度或中国的汽车制造商。
很不幸的这些意见,当年并没有被接纳,当时的首相,如今被称为马来西亚现代化之父的马哈迪梦想,国产车计划是整个重工业政策中最重要的部份,是一个与许多工业关联的产业,可提供数万个就业机会,可激发许多研发的工程的发展计划。
在马哈迪眼中,如果国产车初始阶段可在保护政策下,因价格相对廉价,而取得较大的市场额,并可以大量生产,然后把市场扩展到国外,国产车就可在市场上竞争及生存下来。
但最终的整个发展并没有往这方向走,国产车尤其是普腾,依然需要长期靠政府的保护及补贴才能生存,也无法发展出具竞争力的相关行业,如钢铁业,反之是以国家的资源及在保护措施下,提高国内车价,以消费者的钱,去补贴没有自生能力的国产车,更衍生出汽车入口准证的寻租行为等现象。
因此,将在下周公布,拖延了多时的国家汽车政策,是否依然沿袭著,1985年第一辆国产车面市以来,当局不顾社会及经济的结构,以扭曲市场手段、干预资源配置来补贴,保护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作法?甚至,我们不能不问,为何需要把公共资源投入在本国没有竞争优势的工业?
从另一个宏观的角度而言,这些政策背后的发展观,是否有更全方位的考量,如把公共交通、城市的规划、人口的流动、甚至环境的关注,纳入政策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