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最近举办题为“性与生育健康”,以13至24岁的年轻人为对像群,针对主题“珍惜自己,实践健康生活方式”制作创意影片参与竞赛。一开始看到海报主题的时候,我以为政府终于正视我国缺乏正式性教育管道的问题,而举办这个活动。然而看了竞赛项目后,证实我是过于乐观。
参赛的项目分为三项,一是“性与生育”,二是“网络与性”,三则为“性别错乱”,并进一步在参赛准则里举例性别错乱的例子为男女同性恋者、双性恋者和跨性族群(LGBT)。参赛作品须涵盖三个部分,既问题和后果、预防和处理、解决方案。主办方不止没有准确的解释何为性别错乱,显然也搞不清楚性别认同、性别表达、性倾向的分别,还间接暗示LGBT群体是一个必须被“预防和处理的问题”。
不应强冠贬义花名
性别认同是一个人怎么看待自己,自己对事物的欲望、生活经验、天性、情感等。性别认同不取决于我们的性器官,而是取决于我们的脑袋。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性器官和性别认同是不契合的,那么这个人可被称为跨性别、性别酷儿、流性别等其他相近意思的称呼。同时,要如何被称呼,也是取决于个人,那些不想被标签或归类于任何一个群体或称呼的人,我们不应该歧视或强硬冠上各种贬义花名,间接排挤少数族群。
性别表达则是一个人在服装、外表、说话方式等方面表现性别的方式。一个女性常被认为应该具备特定阴柔气质,例如长头发、谈吐斯文,而男性必须具备阳刚气质,例如展现强悍、勇敢。然而一个人的阴柔阳刚气质,实际上不等同于一个人的性别认同,也和一个人的生理性别(依据我们出生时的性器官决定的性别)可以是毫无关系的。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性别表达可以说是纯属是一个人选择怎么表达自己性别的方式,或是随著不同的文化、环境等外在因素而有所不同。
指南深化刻板印象
而性倾向或性取向则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情感上的吸引。举例自我性别认同为女性而对另一位女性产生了情愫,可称之为女同性恋者。这和一个人的性别表达可以是没有关系的,例如一个举止粗鲁、短头发的女性不一定就是女同性恋者。或是一个斯文具有阴柔气质的男性,也不应被解读为是男同性恋的表现。
作为国家重要单位的卫生部,相信投入资源办这类比赛,目的是教育民众。但要教育民众什么——中立全面还是片面狭义的资讯?要树立一个怎样的价值观——仇视还是同理?建立一个怎样的社会——多元共存还是单元排他?这几点很重要。
除了这个比赛,卫生部在今年年初,才刚推出一份“性别问题指南”,美其名帮助医院以及其他医疗单位了解与性别相关的资讯,可里边内容编辑方向和影片竞赛提项目三如出一辙。这些误导内容,不但没有做到教育工作,帮助大众更加了解性别和性小众,还加以深化人们的对性小众的负面刻板印象,巩固人们觉得性小众是必须被纠正的“问题”,而非社会的不友善与种种打压才是问题,无疑本末倒置。
这次事件由于维权个人与团体的不满和积极发声,其中一位是曾获得美国颁发国际妇女勇气奖(International Women of Courage Award)跨性人社运份子妮莎在其面书发表意见,引起了卫生部的关注,召开会议与各相关单位和性小众代表面谈听取意见。虽然这类型的召见会常被认为是皮影戏或是灭声招数,甚至会怀疑是否大选将近官员被施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难得的是这次会面确实是有成效,会面圆满结束,隔天卫生部就把项目三的“性别错乱”(Kecelaruan Gender)改为“性与性别”(Gender dan Seksualiti),也修改了在准则的注解。
俗语“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虽然一开始没做功课乱来实在不可原谅,但是卫生部在发现问题后采取的回应行动,还是值得赞赏的。当然,这不能只是停留在更改海报这一桩,而应该继续有更多的相关措施才行。
资料参考:姐妹要正义:性别认同、个人和跨性别社群媒体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