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的人口,与日渐增,至今两岸各州总计已逾3170万。可惜,部门的预算,教育的规划,城市的设计,往往没有据此踏踏实实地部署。结果,州属的土地、地方的资源、国库的银两之分配,因此严重失衡。
认识这点,自可明白〈增建和搬迁华小课题〉专题汇报所说的咄咄怪闻了:介于1970年至2016年,尽管国小相应增加1600所,整体上华小遽然减少49所,泰米尔小学甚至少掉133所!
换句话说,46年来,平均而论,国内每年皆少去4所华、泰国民型小学;相等于每3个月,关闭一间。数目之多,比率之高,速度之快,一目了然,迨无异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仍未获教部批准
如果政策的制定,财政的拨款,学校的编算,只有一个既定的官方标准;有谁知道何以华小不但不得正常地增建,2008年全国大选后至今,八年以来,政府再没有批准增加华小?
细读《东方日报》新闻,还有一段联想翩翩的文字,值得留意:早在2011年和2012年提呈首相纳吉的备忘录,董总已经说明各州所需增建的华小,不过,至今尚未获得教育部批准。
如此反应,确实耐人寻味。何况,董总的报告推算,全国6个州属需要至少增建45所华小,仅是雪隆两地,就得额外的16所。此外,槟城(13)、柔佛(8)、砂拉越(6)、霹雳(1)、沙巴(1),也各有所求。
由此可见,华校的供应和诉求,始终不能对称,晚近仅有1999年至2008年期间,政府前后宣布增建16所华小。当中15所已经竣工启用,2008年大选前获增的那所加影新城华小的工程仍在进行中,预计2017年启用。
静待搬迁的名单,也是这样。《东方》援引董总的报告说:1999年至2013年,政府批准85所华小迁校,76所落实,余下9所尚未启用。如此效率,按照政府既定的KPI,是否足以达标?
师训师资捉襟见肘
不但这样,师训师资的捉襟见肘,师训课程的满目疮痍,中文水平的每况愈下,犹是怵目惊心;乃致马华公会同志街上展现的布条,造出“狼狈出奸”的世说新语,教育部副部长张盛闻当可感受传承华教香火的一言难尽。
可惜,挺身自辩,马华之高层的论调,始终不愿正视之,而是遮遮掩掩,提出10多年间,华小“搬迁和增建了104所,某种程度上缓和了人口密集区对华小的需求,以及华小爆满的问题”云云。
当前的整个问题,不是暧昧之语的“某种程度”,而是什么程度。但是,这个程度,到底怎么测量,如何评估?政纲的圭臬,规划的指南,政客的版本,显然各有一套截然不同的说辞。
上有所偏,下必甚焉,自古皆然。结果,中央的批示,州政府的意思,还有小拿破?的肆无忌惮,犹如三国演义,各司各法,各有神通;不过一所小学的造建,磨蹭拖沓,横跨n届大选m个大选,仍然没有著落。
华小的增建,其实没有钦定的制度可言。相反的是,新校的建议,一般多是政党台上灵光一闪的参选筹码。既然这般,单位怎么可能相互协调,共成大事,造福社群?
这么一来,为了确保孩子得以入读华小,家家户户,早起晚睡,一大清早赶到校园报到。经年累月,国家的资源、家长的开销、教学的时间、学生的休闲,全糟蹋在赶路的行程之中。
不愿提出应对之策
眼见这些,朝廷上下,不论立法的议员,还是行政的大官,显然视若无睹,始终不愿提出结构性的应对之策,诸如认真研究公寓的社区附设学校的可能;而是继续兜兜转转,任意消遣百姓。
当权的领导,仿佛不知,网络当道,居家自学(Homeschool)日渐风行之后,教育不可能再集权在学校之中。时至今日,不但学习的范畴,教导的媒介,海阔天地;受教的空间,也渐渐转变,逐步私塾化了。
面向此风,如果教育部旗下的衮衮诸公,还是不思长进,不能与时并进地调整思维,加速华小的增建,尽量方便华小招收学生;到了最后,唇既已亡,官员齿寒,恐怕也不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