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州政府于2009年7月开始宣布每星期一为无塑料袋日,直到2010年1月1日被提升为3天,即每逢星期一至三无塑料袋,更于2011年1月1日开始落实全年无免费塑料袋日。在槟州,全部霸级、超市及购物广场、药房、快餐店、扁担饭连锁店、单间贩卖店(包括油站贩卖店)及连锁店都需每天执行“天天减塑”。
在州政府无免费塑料袋运动下,到7-11便利连锁商店消费的民众,是最喜欢“买”塑料袋的一群?
虽然政府落实全年无免费塑料袋日,但那些想要使用塑料袋的人士,还是可以用20仙来购买一个塑料袋。有关款项将用于成立除贫基金,而非落入商家口袋。
这项政策已落实快要5年了,究竟成效如何?
槟环境委员会主席彭文宝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表示,从2009年迄今,这项环保运动估计共减少了4000万个塑料袋的使用。
他说,这项估计除了是来自参与商家的回馈意见,也可从商家移交给州政府的塑料袋出售记录中查询。
他指出,从2009年至2014年10月,州政府从塑料袋的销售共收获539万4451令吉56仙。
以每个塑料袋收费20仙计算,这笔539万4451令吉是从出售了2697万2255个塑料袋而来。
出售收入逐年增
“2013年及2014年(截至10月),从塑料袋的出售,共收到182万6839令吉24仙。”
针对从出售塑料袋取得的收入逐年不断增加的原因,他表示,这是因为槟州是国内著名的旅游胜地,有很多外州或外国游客对于这项措施仍没很大的了解。
他表示,在其他州属,无免费塑料袋运动是一个星期一次,但在槟州则是天天推行,所以,很多游客购物时并没准备足够的环保袋,必须购买塑料袋。
除此之外,彭文宝也列出了2014年,通过无免费塑料袋运动,“贡献”最多款项的商家,这样就可粗略得知,光顾哪一个商店的消费者,是买最多塑料袋的。
截至2014年10月,榜首是在槟州拥有23个分店的7-11便利连锁商店,共贡献了15万2975令吉80仙。第二贡献商家是电子零件供应商Iman Ikhlas,贡献14万3878令吉70仙、排名第三的贡献商家是阳光百货市场,贡献了12万6957令吉80仙。
此排名相比2013年,有所不同。在2013年,通过无免费塑料袋运动售出最多塑料袋的是GCH零售(马)有限公司,全年共获得21万710令吉。
肯德基“贡献”不少
GCH旗下的品牌有巨人霸市(Giant)、Guardian和ColdStorage连锁店。
2013年排名第二的贡献商家是肯德基餐厅,从塑料袋销售取得15万1786令吉80仙款项。第三是Iman Ikhlas,12万8268令吉80仙。
询及2014年,7-11的消费者是买最多塑料袋的一群,彭文宝说,7-11便利店24小时不打烊,营业时间比其他商店更长,因此,消费者买塑料袋的机率更高了。
另外,他说,大部分7-11便利店的顾客群是游客,而游客对槟州全年无免费塑料袋日运动仍没有很大的认知,所以在购物时花钱买塑料袋。
卖塑袋进帐 除贫不够用
从2009年至2014年10月,槟州政府从塑料袋的销售共收获539万4451令吉56仙,这笔款项并非落入州政府口袋,而是被纳入除贫基金,用来推行“经济公平议程”(AES,Agenda Ekonomi Saksama)。
同时也掌管槟州福利、爱心社会委员会的彭文宝指出,在“经济公平议程”政策下,州政府透过“加码”的方式,协助来自槟州的家庭,达到州政府定下的最低收入。
这也意味,只要家庭收入少过每月770令吉,州政府将会为他们“加码”至收入达770令吉,州政府希望借此成为首个达到零贫穷的州属。
他说,要推行“经济公平议程”,每年的预算是千万令吉,因此,这笔在无免费塑料袋下所取得的塑料袋销售款项,根本“用到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