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国际化,从上海开始……’
中国,对当代的大马华人来说,可能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熟悉,是因为祖辈常提及它的故事,也因为它是泱泱大国,从小必须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背景。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庞大市场、生机勃勃的商业及消费环境,引来各路英雄争相竞逐;大马华商也一批又一批地进军中国市场,成功者比比皆是,但失败而归者也不在少数。
不少进军中国发展的人开始发现,新一代的大马华人普遍对中国的认知停留于表面,对中国目前正在发生的政经文教及现况一知半解,过度依赖西方媒体来反馈:‘中国发生什么事?’
与此同时,也有一批为数不算多的大马华青远赴中国深造后,选择留在中国工作,其中一个令他们留下来的原因是:‘我在这里,感受到了国际化大环境。’
立足中国,感受世界,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际化舞台呢?
开拓中国市场 新国当领头羊
本报记者与孔繁汶的访问,约在上海龙之梦购物中心一家上海本邦菜的餐厅进行。虽然当天不是周末,但广场内人山人海,不少主打外国菜的餐馆还出现排长龙的景观。孔繁汶随手举例说:“这些都是机会,你可以把大马一些具特色的食品或水果,如:榴梿引进来,想一个好的构思及创意,教会中国人吃好的榴梿。”
他不讳言,在投资与贸易方面,新加坡政府的经验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典范;新国政府在90年代开始,积极开拓中国市场,而且还成为领头羊,植入资本,再带领新国的中小型企业到中国发展。新国政府在1993年时,就在毗邻上海的苏州,成立“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并在2008年,在毗邻北京的天津设立“中国-新加坡天津生态园区”等等。
新加坡迄今在多个有发展潜能的中国城市设有类似的园区,而马来西亚则迟至2011年,才开始发展中马钦州产业园及马中关丹产业园计划。
据他与新加坡企业的接触,新加坡政府除了有战略性发展中国市场之外,也为进军中国市场投资的新加坡公司提供很多便利及优惠,而且执行力很高,成功开拓双边贸易市场;而大马贸工部虽有提供类似奖励,但鲜少有成功申请的例子。谈及他成功开拓中国市场后,是否有回流大马的意愿时;他则指出,他们在大马已有办事处,但未真正去策划如何去做,因他们当前将重心点放在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置产或移民等业务。但他乐意成为一个桥梁,为有意到中国投资的马来西亚企业及商家提供谘询。
“在大马国内,或许有不少商家可能认为将公司发展成为上市公司就是一个很高的成就;但站在上海的平台来看,很多大马上市公司只属于中小型企业而已。”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亚洲乃至全球最具商业活力的金融中心之一;每年有很多世界500强企业进出上海,而上海也成功孕育出500强大企业。
出生于大马霹雳州的孔繁汶(41岁),是在2001年来到上海。他曾有过创业失败的经验,但仍咬紧牙根留下来,再度出发,最终创业成功。
孔繁汶与伙伴开设的上海威证会计事务所有限公司,除了立足上海之外,也在中国另外4个城市开设分公司,专司提供风险投资、税务谘询、成立公司、审计会计及人事代理等服务。
自幼接受英文源流教育的他,当年为了赴华发展,曾在1997年到台湾师范大学接受为期9个月的中文课程,并在1999年来到中国上海工作。
孔繁汶说,他在上海从事审计工作近2年后,因看到有发展的机会而创业,但一连2次都以失败告终。
他受访时说,他从事的事业领域,主要是协助海外公司进军中国市场。作为长子的他不愿失败返园,加上中国当时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他始终相信这里很有发展的潜能,因此坚持了下去,最终在第4年迎来了事业的春天。
进军市场有难度
他分析,其业务在2003年非典事件完结半年后,开始好转,主要是因为很多外国人开始进军中国,使到公司业务发展很快,次年就能在北京开分公司、接著是广州(2007年)、深圳及广州(2009年),而今年刚在成都设有分公司。
他补充,如今要进军中国市场的难度,确实比10年前更大,当今的竞争越来越大了,当年是基于不清楚国情或条例,而今这些都有制度,但难在各行各业都有很多竞争、成本提高不少及工资比过去高翻倍。孔繁汶直言,很多大马华裔实际上错过投资中国的“最佳时机”,即80年代至90年初期的(制造业黄金期)。
“我觉得,大马华人错过了……在80年代至90年初,有一批能说中文的马来西亚商家来到中国,但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基于各种原因,包括被骗或业务发展不起来而失败而归,他们回马后就分享了一些负面的看法。”
询及在中国投资是否容易受骗时,他则不讳言,很多人被“骗”,很大因素是没做好事前的准备,包括研究与调查好投资环境与条例才过来,包括在投资过程遇到问题时,才找律师帮忙研究起诉对方云云;实际上,正确的做法是先找律师看好投资条例,做好功课才会更为稳妥。
掌握中国人要什么
他也点出:“我们也不可以否认,也有一些马来西亚人开的公司跑到中国去骗人。”
他点出,当年往往坚持到底的大马华商都发展得很成功,而大马华裔首富郭鹤年就是佼佼者,国贸第1、2及3期、金龙鱼食用油等等,做得有声有色。他感慨地说:“可惜的是,很多人不晓得郭老是大马人,以为他是香港人。”
“简单来讲,现在的中国不再属于低成本制造业,以出口为导向市场;而今要进军中国市场,要先考虑要卖什么给中国人?”
孔繁汶建议,既然错过制造业的黄金时期,现在若想要进军中国的话,就要把握“中国人走出去”及做以中国人作为消费对象的事业,尤其是做那些买给中阶层中国人的产品。
他同时也说,中国一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的竞争力太大,二线城市后市看齐,如成都、重庆、佛山,有关城市的生产总值及消费能力高,都是在强势成长中的城市。
国际化环境助学习 累积资本闯出一片天
当获得马来亚大学入学通知的同时,收到孔子学院奖学金得以远赴上海交通大学就读的赵珮吟(24岁)最终决定选择上海交大时,身边的朋友冷嘲热讽多过于鼓励。
但赵珮吟没有后悔本身的决定,最后还坚持留在中国工作,目前在环球华置商务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任职。
她回忆说,当初很多人笑她:“你去交通大学干嘛?毕业出来之后,指挥交通啊?”,这也在在证明很多大马华人对中国高教还是一知半解。
她直言,尽管她没有太多怨言,但很多人却催她回去。
“很多人催我回去,认为中国没有很好,(他们)又看到、读到很多负面的消息,包括豆腐渣工程、政府管制很严格等等,我有时也不知道怎样去跟人讲述中国的现状,但我看到的是,整体而言,中国在很多方面做得比很多国家好。”
不留下发展太可惜
她直言,她们这一届有30人留华念书,只有3个人留华工作,另外2个人交了中国男朋友,决定留下来发展。
她在毕业时,就知道中国上海的工资。一个大学生毕业生的基本工资是2500(人民币),收入肯定不敷支出,惟她始终坚持留华工作,也计划兼职补贴生活费,短期内不返马工作。
“我的学校坐落在徐汇区,我在临毕业实习时,就发现上海的金融与商业不但比大马好很多,甚至也比很多先进国都还要好,我觉得我不留下来太可惜了。”
她喜欢上海国际化的环境,她除了要学会与中国人打交道之外,也要学习与全球各国的同事相处。在她的公司里,也有波兰人、乌克兰人、美国人、澳洲人及墨西哥人。“我回到马来西亚,也很难有这样一个国际化的环境,而且又可以在中国生活,与中国人竞争,对我是一种资本的累积。”
表现好待遇更好
她说,上海的交通便利,生活品质也高,最吸引她的是这里具活力与竞争力的工作环境,而且表现若比本地人好的话,会得到比本地人更好的待遇;在这个国际化的城市,可以给她一个海阔天空的环境。
不过,她也坦承,因为一般的中国人谈话倾向打太极,所以在工作上与中国人打交道会比较累,但她说:“只要学会个中技巧,这也是我自己的一个宝。”
谈及大马华人与中国人相比之下,最大的优势何在时;赵珮吟则认为,出国留学及工作的人一般都比较独立,而且珍惜得来不易的工作,所以许多有能力的公司喜欢聘请外地或外籍人士工作。
她也说,大马华人另一个优势是语言能力,但目前中国人的英语也越来越好,她有一个中国同学甚至一天背700个英文单词。
不过,她也谈到,由于越来越多外籍人士到中国工作,申请工作签证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她有一个朋友在去年4、5月返华找工,现在才找到工作。
中国人爱探讨 助启发设计灵感
目前在上海东华大学修读艺术设计(服装方向)四年级的李莉莎(23岁),也有意愿在完成学业后,考虑先从中国出发,从事配件设计,即首饰、鞋子、包包设计的工作。
她说,她过去曾想过在毕业后,跟大马鞋王拿督周仰杰(Jimmy Choo)学习,但她被告知后者目前在泰国教书与发展,因此她决定留华发展。
“我会先从中国上海出发,我会往配件设计这一环节发展。我觉得,中国是一个很好的市场,我也知道这条路怎样去走,这里的机会比较多,而且他们(上海人)很接受外来事物,甚至会跟你学习。”
李莉莎是柔佛麻坡中化中学毕业生,她在上海东华大学的成绩优秀,第一年曾拿过上海市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学费全免,生活费自理),后来则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学费及生活费全免)。她也是东华大学留学生导生服务队委员,多次获得优秀留学生表扬的奖项。
她目前已在实习的阶段。她说,即便毕业之后,她第一份工作与中国人拿同样的薪水,但只要能学到东西,她都愿意留下来学习,因为服装或配件设计的领域是一份需要累积作品的行业。
“在我看来,无论各行各业,中国人确实天天在探讨、天天在研究新东西,因为一直在前进发展,使到你必须每天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去适应新的事物,这有助于设计领域的灵感与启发。”
中国网络管制多
她说,她的中国学生在学习美术基础时,会进行“魔鬼式训练”,可以天天画5大张报纸;但长久下去,很多人已经对这门科目失去原有的喜爱与兴趣,后劲不足;反而她被他们激发成勤劳向学,慢慢拉近距离。
尽管课业优秀,但李莉莎承认她与真正优秀的中国学生相比,依然有一段距离,所以,她一直在鞭策自己,尽量去弥补不足。
她说,因为中国网路诸多管制,所以她一回马来西亚的话,就会去找很多外国原装时尚杂志或时尚部落格,看英文的资料来做对比,比较中国或东方时尚圈与西方时尚圈的不同点,以补充她课业的资料。
报导:林淑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