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2019年3月12日在东方日报的龙门阵发表《华教的定位》一文里提到,现今的华校不只是面对国民学校的竞争,也包括面对国际学校和私立学校的竞争,不少有能力的华裔家长早已经不把华小当作第一选择。
果不其然,从教育部高级部长莫哈末拉兹在国会的答复中,华小的非华裔学生比率在10年内有所增加,但华裔生的比率却下跌了将近8%,而根据数据显示,不少华裔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去了私立学校或国际学校。巫裔学生在华小的比率从2 0 1 0年的9.15%,增加至今年的15.33%;印裔学生比率从2 0 1 0年的1 . 6 7 %,增加至今年的2.75%;其他种族学生的比率则从2010年的1.02%增加至今年1.67%。
言意之下,每100名华小学生就有15人是马来同胞,而有至少4人是其他友族。这其实显示了我们华教的教育方针受到了肯定,但不难发现,不少华教工作者对此反而感到担忧,因为,他们很担心华校会变质。他们觉得,再这样下去,华小会渐渐变质,也有人说,华校是通过华社一点一滴的筹款而设立的学校,为何要拿华社资源去照顾友族同胞?他们认为这是浪费华社资源。
我反而觉得,华教界应该以更开明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很多人总是喜欢用双重标准看事情。我举例槟城有一家华小叫汉民小学,处在很多外国人居住的槟城丹绒武雅,这所华小有很多德国人、韩国人、日本人等,可以说是变相的国际学校。当年,我还是记者的时候采访了小六检定考试(UPSR)成绩放榜,访问了一名德国籍小六生,他拿了全科7A,也就是说华文科也是A,讲华语的流利程度不输给任何华裔。
为什么是德国人、韩国人就读华小,我们就不觉得是浪费华社资源?我们反而觉得很自豪?
也有人说,不行,让友族进来就读,会拉低学校的成绩水平。说穿了,其实是不希望成绩差的学生进来拉低学校考试水平,但是,我们华校的精神本来不就是有教无类吗?如果我们只挑成绩好才教,然后让成绩中段或以下的学生自生自灭?这难道不是违反了教育的原则?
另外,明年的财政预算案,华校的拨款明显减少,但那些在希盟执政的年代,似乎充当华教的急先锋的组织和人士,现在都去那儿?为何也销声匿迹了?
现在, 在华校的就读的土著明显增加,华校不是更应该获得更公平公正的对待吗?不是应该获得更公平的资源分配吗?我国华教必须思考,未来华校的定位是什么?是纯华人学校?还是拥抱多元的全民学校?必须寻找新论述和新出路,才能与时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