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小时候都做过不少造句练习,那就像是语文课不可缺的练习配套一样,老师教了生字后,总不忘让学生写一写,然后再要求用生字造句。字词是语言中的最小单位,因而造句常被视为作文训练的重要起点,即从字到词,词到句,句到段,段再到篇,看起来那么理所当然,实则存有盲点,简单地把作为个体精神创造活动的作文肢解、技术化了。
我国小学课程标准(KSSR)列明写作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说明作文教学乃属于生命与生命之间表达和沟通的训练,正如钱理群教授所言“作文就是一种对话,和自己,和他人对话”。
2011年开始推行的小学课程标准(KSSR)纳入了“写话”元素,主张让低年段的儿童先学会“写话”,再进入“写作”,就是希望能强化这样的意识,让学生先学会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初步感受“交流”与“表达”的意义与乐趣,以扭转学生作文言不由衷,缺乏真情实感的问题。
写话和造句有何不同呢?写话是写出心中想说的话,是为情而造文,注重的是情感、思想的表达,即我手写我心;造句强调的则是词语的运用,主要训练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倾向文字的拼凑与堆砌,为文而造情。写话注重思想情感的激发,使学生有“我要写”的欲望;造句则属于“要我写”,不管有没有情感,有没有想法,只要按词造出句子,能彰显词语的含义就对了。例如当学生被要求以“高兴”二字造句,重点并不在于情感的表达,而是词语的正确使用与句式的完整表达。
束缚学生情感表达
这样的练习不能说完全没有作用,但创作性成份极少,既束缚了学生思想情感的表达,也不能进一步刺激学生进行较为广阔、深入的思考,对写作能力的提升助益是微乎其微的。这不止于与作文教学目的相悖,也不利于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自信的培养。
通过造句的方式来协助学生掌握句式或累积词语,是二语学习中的基本语言实践模式,对于零基础的学习者,这样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练习是有必要的。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学习对像面对的是自己的母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语与句式。教师应把重心放在思想与情感的激活,诱导、启发学生用他现有的语言文字材料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即用自己的话说自己的事,表达自己的情感。
对于初学写作的孩子,首先应该树立的是真诚言说的态度,“情”重于“法”。在这阶段,想要表达,敢于表达,乐于表达,要比有能力表达来得重要。透过“写话”让学生先学会率性的表达,真诚的言说,这样做不是比孤立的“配词造句”来得更有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