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关系,合力关注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教育部提出了全面推广家庭访问(Ziarah Cakna)倡议,要求教师利用课后时间到学生家中访问,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所谓“全面”是指将涉及所有学生,即规定教师必须到每一位学生家中拜访,而不是像目前一样,只有遇到学生有严重的纪律问题或长期无故旷课,才会登门造访,以致“家访”给人的印象都是“没好事”。
从理论层面看,家访可以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也能让家长更深入地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形成更好的伙伴关系。身为家长的总是恨不得能多知道多了解孩子的情况,更好地协助孩子成长。如果有老师愿意腾出宝贵的时间,亲自上门,就孩子各方面的情况与我沟通、交流,还真是感激涕零,求之不得呢!为此站在家长的角度,我喜闻乐见,对这项计划是表示热烈支持的。
只是回到现实层面,却不能不考虑教师的意愿与工作负担,还有时间与距离上的限制。在当前老师已频呼压力大,工作不胜负荷的情况下,再强制进行家访,无疑是雪上加霜。
流于形式
透过家访能消除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不信任感,使孩子的教育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样的思考绝对符合逻辑,只是却不应忽视情意因素。家访乃须以爱为前提,建立在教师真切关爱学生的基础上,不能单靠教育部颁发命令,成为标准化的要求。如果教师感受不到家访的意义,也缺乏与家长沟通的热忱,纯粹为了完成教育部所规定的任务,为了做而做,一切将流于形式,并无法达到实际作用。
家访究竟是手段还是目的?作为沟通信息、交流意见,促进了解的手段,是不是还有其它选择?在交通不方便,信息技术不发达,家长对子女教育参与度不高的时代里,家访无疑是亲师沟通的极佳渠道。随著时代的发展,电脑、智慧型手机的普及,还有微信、whatsapp、面子书等社交媒体的兴起,亲师之间的沟通管道已比过去更多样化。
再加上现代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参与度更高,除了受邀出席家长会以外,平日也会主动跑到学校来见老师,不像过去一样要把家长请来学校并不容易,只能由老师亲自去学生家中找家长面谈。在这种情况下,家访显然已不再像过去那样迫切需要了。
总而言之,家访虽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但却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不宜成为统一、标准化的要求。它只是亲师沟通的其中一种形式,是可供选择的其中一种方式,而非惟一方式,不应成为强制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