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受众在阅读或收看新闻报道时,或许难以想像记者为了搜集信息而付出的巨大心力,甚至有者因追查真相而牺牲性命或深陷囹圄。单是今年截至12月10日,就有至少52名记者被谋杀。
《时代》杂志近日公布的风云人物榜中,以主题“守护者与真相之战”来表扬记者冒著极大风险追寻真相的精神,包括因不时批评沙地王储穆罕默德,疑遭对方下格杀令的沙地记者卡舒吉;今年6月底遭枪手袭击而造成5人死亡的美国马里兰州《首府报》。其他两名入榜者为因报道缅甸罗兴亚人危机,而被判入狱的路透社记者瓦伦和觉梭吴,还有以揭发时弊、抨击杜特尔特政府,但遭国家司法部控告逃税的菲律宾记者雷萨。
回看我国的新闻环境,长期以来均受到种种法令的限制,如煽动法令、诽谤法令、印刷与出版法令、官方机密法令等。此外 ,在国阵掌权期间,报馆高层更会不时收到内政部官员的电话,以传达部长对特定新闻内容的意见。
选择性邀请媒体
随著打著民主精神的希盟入主布城,新闻工作者自然期望新政府带来新气象,一并撤销那些钳制新闻自由的法令。可惜的是,有关法令不仅依旧存在,就连希盟在大选前承诺一旦执政即废除的反假新闻法案,在9月遭到以国阵代表占多数的上议院否决后,就不再听闻希盟的部长提起有关议题。
某些希盟领袖对待新闻工作者的态度引人诟病,其中《当今大马》的记者曾在采访公正党主席拿督斯里安华时遭其保镖阻挡,而安华较后也只允许她发问一个问题。此外,国防部长末沙布的媒体团队选择性地邀请媒体采访活动,而她没有收到末沙布开斋节开放门户的采访邀请函。
我最近与在吉隆坡任职记者的友人聊起希盟政府对待新闻报道的态度,所得到的回应是比较没有如前朝般频繁干涉新闻内容。岂知言犹在耳,就发生一名新闻秘书发表声明谴责一家中文报的事件。这难免予人拿著鸡毛当令箭的印象。倘若连新闻秘书都有权这么做,那是否意味任何一名官职高于,或与新闻秘书同等者皆可干涉新闻报道?
行动党甲洞区国会议员林立迎早前倡议政府设立媒体新闻奖鼓励新闻从业员,但前提是希盟领袖必须懂得尊重新闻自由,否则这个奖的设立又有何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