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丹绒武雅建筑工地的意外,槟城垄尾此次的土崩,纯属偶然,还是必然?总而言之,槟城首席部长曹观友事后说的,其实于事无补:如果及早留意工地山坡之斜度和水流,将可以有效预防工地的土崩云云。
然则,国际知名学者甘钻萍(Kam Suan Pheng)博士领导的团队,一早发出预警,不是一次,而是两次。但是,当局当时怎么说呢?此乃相关道路和基建之建筑,工作皆在监督之中。(t h ework is being monitored.)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多年,甘博士借用卫星和遥感之技术,提前发现了问题所在。2014年3月5日至2018年2月5日的鸟瞰图,清清楚楚地显示地势的变化,土崩之风险。
槟城论坛因此先后提呈了两份报告。然则,政府的应对,一如既往,言者循循,听者藐藐。然后呢?然后,总是在事后,我们听到期期艾艾的推搪之语,试图自辩此乃天意之过也!
读到这里,身为中央环境部长的杨美盈,不知有何高明的见地呢?当初发展商交上的环境评估之报告,到底怎么说?部长可否援引法律所赋之权限,马上指令终止山坡的工程?
杨美盈是否知道,一旦全长19.5公里的泛岛大道启动,报告曾说:这条隧道之承建,或将造成当地的泥土之变形,最终可能触发土崩和地陷?而且,那些位在险锋的接口,显得脆弱,容易折断,崩坏犹甚,破坏了建筑?
可惜,上任至今,部长所行,一再避重就轻,这一边,大张旗鼓对付洋垃圾,那一边,稀土的工厂,石化的工程,磨蹭拖沓。然后,高调管制m根吸管和n个塑胶袋;可是,槟城惊天动地的发展,何以始终视而不见,避而不谈,甚至噤若寒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