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史上,唐代出了两位著名的大诗僧寒山与拾得。两人行迹怪诞,言语非一般常人,相传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清代雍正皇帝曾敕封寒山、拾得为和圣、合圣,故又称为称为“和合二仙”。在《古尊宿语录》中,曾记载著千古传颂的两位诗僧经典对话:
寒山问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
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是的,我们先别评论和合二仙的宗教理念为何,单从以上字眼便可看出,拾得对寒山的提问,其回答是中华文化中的“不争止怨、无辩息谤”之至高表现。常听人说“一只手掌是打不响的”。这句话虽然耳熟能详,但知易行难,又有多少人能充分理解而付诸于行的?大多数人是把这句话听进右脑了,但左脑往往又很现实的从逻辑角度提醒自己“有来就要有往,此仇不报非君子”。于是乎,对抗就产生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情绪往往驾驭著人们的理性,采取了报复行动,拼个你死我活的气概就此产生。
有施力就有应力
当面对“谤、欺、辱、笑、轻、贱、恶、骗”的时候,“忍、让、由、避、耐、敬、不理…”是真的那么容易做得到吗?答案是否定的。任何一个人被欺负、羞辱、诽谤、诈骗时,不会就如此淡然而必定会在某种程度上带有负面情绪的。心中那团怒火,马来文以火滚的心(Hati Panas)形容之,只有越烧越炽热,最后导致不可收拾的地步。
那要如何才能做到“和仙”、“合仙”所建议的,以忍让不理会的方式去应对这些外来的行为挑战呢?如果了解理工原理的朋友都清楚,有施力就会有应力,拿自己的拳头打击墙壁,会感觉疼那是因为你施力于墙壁,后者就会以相同的力道或能量,回敬予你。打得越是大力,回应的力量也就变得越大。不去争,就能停止不必要的怨恨;没有了辩驳,对方也就无从毁谤你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和是合,不需待多几年,马上就可看到对方没戏唱了。
有时候,我们也得对自己是否做得正确要有所保留,不是每件事都是旁人的错,自己永远是对的。多方面自我检讨后,发觉真是错了,便该即刻改过。若确定是对方的错了,便藉前人所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心胸去宽恕他,这不就是自己日渐提升,与人相处从此就会没事了吗?有道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意思是,当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或错误时,我们就应该要好好检讨一下自己是否真的犯错。若有,就要即刻改过;如无,则以它作为警惕,提醒自己今后不可犯此同样错误。寒山拾得二仙,教我们的,就是这个道理。马来话有一句谚语说的好,Tepuk air di dulang terpercik ke muka sendiri,说的是别往面前盛满水的盘上拍打,到头来满脸湿透的,将会是自己。
退一步忍一忍,一切海阔天空,谨此与君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