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在小说《故乡》留下的这段经典之言,说来确实是对路的最佳注脚了。
鲁迅没说的是,走的人多车多了,往往路也被走烂了。这道景观,这个国家到处都是,不独槟州两岸。追究上来,成因错综。当中一个,还攸关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互不)协调。
何解?对民众对车主,每一条的道路都是一样的。但是,从法律和管理说,不尽如此。有的权归布城名下,有的乃是州政府所有;还有一些,则是企业和私人圈地的资产。长话短说,总之破路无边,政道有界。
当然,间中另有一些模糊的灰色地带。举例言之,道路和道路的交界之处,到底该由哪个单位负责?出自地盘和编算的考量,修补破损的道路,往往成为多个部门之间的角力。
如常磨蹭推搪
那么,应该怎么处理?槟岛市政厅秘书尤端祥报告,市政厅的监督系统将会在24小时内解决投诉的个案。如果事故系由个别公用基设公司的工程肇成,则指示彼等在两天内修复,否则一旦当局出手代劳,则将据数征收收费。
尽管如此,记者会上槟州首长林冠英补充,诸如湖内及双溪里蒙两地,皆因地下水管提升工程,牵引交通阻塞;唯都由中央政府管辖,州政府因此有心无力,“希望民众体谅”云云。
然后呢?没有方案,只有一如既往的磨蹭搪塞。纵然国阵执政的州属,往往也是如此这般。拉拉扯扯,公文旅行,兜兜转转,时间长了,变本加厉,损坏越甚。怎么办呢?
可惜,首长从小是读红毛书的,想必没有看过鲁迅的名篇;否则,大可顺势援引名句,恭请鲁迅的神灵附体,为希望联盟代言造势: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投票的选民多了,让我等入主中央,也便成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