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税之事,古已有之,不同的是,只在名目。朝代一变,税征自异:曰“役”、曰“赋”、曰“贡”、曰“助”、曰“彻”、曰“租”、曰“庸”、曰“调”、曰“捐”、曰“算缗”、曰“釐金”。
及至晚清,政府征税,也是这样。有碍国库虚空,税捐之多,超乎想像。康熙旨下的“永不加赋”,纯属墙纸的装饰。除了海关,为了筹集镇压太平军的釐金税,由省而县,还要按照营业所得收取1%到10%的税率,似是清版的GST了。
不仅这样,凡有需要,往往临时开征的赋税:“军需、河工、赈务、赔款之用,及历次事例之开、盐商等报效、修河工料之摊征,凡为不时之入供不时之出者,为数均巨。”
此外,另有遵奉“捐纳”之名,肆无忌惮地找钱:赈捐、军火捐、海防捐、工捐、米捐、茶捐。有学者说:连价格表,全清楚列明了。总而言之,买官鬻爵,皆可按此缴付。
猖獗之极,一旦参考wiki统计纳捐出身的官员比率,足以知之:乾隆29年,22.4%;道光20年,29.3%,同治10年,51.2%,光绪21年,49.4%。沈垚计算,光绪六年,科班出身的朝廷命官,仅有两成之微。
如此这般,现代也有雷同的配套。马大工程系眼下推出90K的招生制度,当是创举;缴付9万令吉,自选科系:土木工程系、电子工程系、化学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系及机械工程系,任君取舍。
4月国会通过《旅游税法令》后,当局便规定酒店业者,必须向顾客鸠收每晚介于2令吉50仙至20令吉的旅游税。经此一桩,衣食住行,都有税捐。不论出差,还是旅游,纳兹里想睡个好觉,也大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