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戒月,全球穆斯林修身、封斋、净念的日子,全国的政治议论低调了,人们得到了片刻的宁静。然而,在世界的另一角,依然有恐怖袭击,不只在欧陆,还包括伊朗!
之前,媒体大多数把近日的恐怖袭击视为极端伊斯兰的行为,忘却了恐怖主义与利益集团;人们所得到的印象就是伊斯兰的邪恶与凶残,国内非穆斯林社群更抗拒伊斯兰,恐惧伊斯兰化想像,常见个别社群在各自的角度相互碎碎念,并各自要求尊重,使族群之间的隔阂更加大、加深,让多元族群和多元文化的融合步入严冬。
曼彻斯特街头有一位青年穆斯林盼打破当今世人对伊斯兰的刻板印象,他身体力行地蒙上黑纱,伸出双手让路人拥抱,说明穆斯林期望和平与爱。而我们呢?身在多元的马来西亚,我们要化解这种僵持的局面么?
我见到公正党槟城的州议员李凯伦学习蔡添强封斋,欲亲身感受马来同胞斋戒的意义,其香港籍妻子嘉美更苦学马来文,表示她对这片土地人事的认真与诚意;雪州班登千百家州议员拿督依斯甘达则在社区,不畏路漫长而无间断举办“跨族群、跨文化开斋”活动,让非穆斯林与他们一起开斋,增添精短讲座、爪夷文与中文挥毫活动,从不同的文化角度中认识伊斯兰,今年已进入第6年。
应掌握沟通技巧
尽管我们在网络阅读到一些键盘写手的极端言论,例如:华人懂什么斋戒?
华人没有斋戒,怎么请他们来开斋?华人都是行动党/异教徒等等;殊不知伊斯兰乃跨族群的宗教,中国的穆斯林比马来西亚还要多!反之,也有华人极端地批评那位争车位扔拖鞋的妇女,斋戒失败云云;都是没有营养的消耗。沟通这些“有意见的人”才是长远之计。
倘若非穆斯林自作聪明地把穆斯林分成开明与不开明,只沟通开明、相同频率的穆斯林,与持反对意见者对抗而不对话,两者只能在平行线上或对立面叫喧。
我们应该要掌握好沟通对象、技巧与时机,不放弃进行族群融合的工作,滴水穿洞,才可能走到多元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