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报业服务多年的朋友曾笑言,现在的报社不止忙于采集、报导已发生的事情,还得忙于澄清不曾发生的事情,为各式各样子虚乌有的网路流言“辟谣”。
为了方便民众查询信息的真伪,政府亦在今年初设立了sebenarnya.my网站,可见我们的生活已被大量扑面而来,似是而非的资讯所包围。如何辨别虚实,看出真假,成了现代人日常的考验。
面对社会环境、生活形态的变迁,我们的教育能不受冲击吗?
在各种资讯触手可及,只要能够连接网路,即能轻易掌握各种信息的时代,我们的教学方式是否仍应像过去一样,偏重知识的灌输与积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获取知识方法更重要
当知识不再垄断于教师手中,获取知识的管道已变得如此多元时,我们的课堂是否仍能一如既往,由老师照本宣科,把提炼过的知识点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
在这个资讯高度纷杂,“观点”与“事实”常纠缠不清的时代,我们的教科书是否仍应倾向知识的简单罗列与陈述,只把现成的、结论性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再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姿态,不由分说的方式装进学生的脑袋?
当电脑比大脑拥有更大的信息储存量时,我们的考试是否仍应偏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背诵、记忆能力?
担负著教会学生思考,教给学生生活能力的教育该如何回应这一项挑战,才能培养出有能力面对未来的下一代?身处知识迅速增长,并不断被更新的时代,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显然比拥有知识本身来得更重要。
正如印度教育专家苏伽特·米特拉(Sugata Mitra)所言,身处大数据时代,有三种最基本的能力是学生必须用到及学会的:“第一是阅读,第二是搜索,第三是辨别真伪”,也就是说教会孩子学会搜集、辨识、选择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会如何学习将是当前教育所需努力的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将重新被定位,从知识的灌输者、提供者,转变成创造环境,促进学生思考、分析、判断的引导者。课堂的模式也将从居高临下、单向的灌输,转换成双向、多向的对话与交流。
为了顺应这一时代的需求,教育部自2015年始,已逐步在全国各地的学校推行了21世纪教学方法。冀望除了看到课堂的座位从排排坐改成团团坐以外,未来还可看到更多具实质意义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