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战”(Cool War)是哈佛法学教授诺亚菲德曼(Noah Feldman)在2013年出版的一本书,副题是美国、中国与全球竞争的未来。它指的既非真的热战,也非彼此对峙,但又没直接交战的冷战,而是说中美两国之间,在经贸上互相绑在一起,可在地缘政治上,又有利益冲突的一种状态。这是一种悖论性关系,而非前美苏关系。
美国是中国第1大出口国,也是对美贸易的最大盈余国,而中国则是美国第3大出口国与第1大进口国。彼此在经贸上的相互依存极高。不仅如此,中国还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也就是,中国在对美贸易中长年出现盈余,也积累了庞大的外汇存底,而中国也用这些钱来购买美国政府债券或投资于美国,进而维系美国的高消费经济,是种“穷国济富国”的怪现象。
有人认为,这种不平衡的经贸关系并不健康;因为致成了中国储蓄与投资过多,而美国则过度消费与举债度日。长远来看,中国也应多消费、少生产,而美国应多储蓄、少消费。只是,说易行难,美国若真多储蓄、少消费,许多发展中国家就会减少出口,而影响到增长与就业。结果就是延续著这种发展中国家多生产、多储蓄,美国多举债、多消费的异常模式。
长远来看,中国还是得从过度偏重出国转向扩大内需,适度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以及在投资与消费中取得平衡。
强者不甘示弱
尽管美中经贸关系如此紧密绑在一起,可在地缘政治上,又免不了冲突。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美国习惯了成为几个强国中的“超级强国”,不允许其他国家挑战其霸权地位,甚至是美元霸权地位。
美国虽然已成了全球最大的债务国,公共债务也高达GDP的100%,可美国的年度军事预算却依然高达近6000亿美元,占了全球的近一半;远高于第2名的中国的约1000亿美元。与此同时,美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武器出口国,占了全球军备贸易(约4200亿美元)中的54%之高。
一个自称自由民主的国家竟像个“紧急状态国”,要长年维持这么高的军事预算。显示它若非是好战国,便是个政策受制于“军工业复合体”的利益集团国。当然,凡人做事总得有个名正言顺,而美国的表面理由便是为了自由与民主而斗争。只是,在实践中,常出现双重标准,或明目张胆推翻民选政府的行径。
不论是出于自以为是的国家利益,或是被国内军火商或石油商所绑架,出口自由与民主是其正当化其霸权的口号。在对中国关系方面,中国并未对美出口共产主义,可美国却是己所不欲强施于人地要对中出口自由民主。
就中国而言,当前的统治精英已不走意识形态斗争路线,只著重民族伟大复兴,且特别重视以执政表现政绩来正当化其政权地位。其精英也非世袭的,而是轮任型精英。这些务实理性的精英既然有意恢复中国应有的国际地位与势力范围,自也难免会与习惯了霸主地位的美国发生地缘政治的利益冲突。据此,两国难免会发生争执主导权、盟友与资源等的竞争。这就致成了既合作又竞争的“凉战状态”。
长远来看,若中国坚持走“发展就是硬道理”的路线,其力势必上升,直到两国划分势力范围为止,凉战也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