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分心的时代,这似乎也是一个匮乏责任担当的时代。印尼亚航QZ8501客机失事之后,各个部门和单位相互推诿各自的说辞。这一架飞机到底是怎么获得批示在12月28日星期日那个早上5点20分从印尼泗水起飞?
印尼交通部发表的版本,和当地民航局的发现和解释,显然不一。那么,按照既定的那套标准作业,不论这个流程,应当如何执行;QZ8501怎么可能从跑道出发,然后获准降落在目的地的机场?
不啻这样,《东方日报》报道前印尼空军军官嘉比哈金接受印尼《Kompas》专访所提,犹是百思莫解:如果印尼亚航一开始从未获得飞行许可,印尼交通部怎么冻结这一张准证?
是的,出事之后,种种悬念重重的问题陆续揭穿了。如果时间可以逆转,回到原点,QZ8501当初顺利飞行,在预期的8点30分安全抵达新加坡的机场;这些如坐针毡的疏漏之处,什么时候才会浮现人间?
肇起芥蒂的天气预报之事,也是这样。纵然截用气象局的书面气象资讯,指引航行,当真是全球航空公司遵奉的“传统”;亚航的所有航班启程之前,“飞行官”(Flight Operation Officer)是否曾向机师汇报当时的气候状况?
机师纷纷挺身在报章公开抨击印尼交通部长伊纳斯之余,或许也当一起审思现有的运作,是否足以确保航程的安全。否则,他们在嘴皮上打败了伊纳斯,那又怎么样呢?
推搪和太极,不能解决亚航当前和将来的疮痍,也不能扭转QZ8501的悲剧。印尼政府和印尼亚航两方当前所要做的,是脚踏实地找出失事的缘由,认真地修补潜在的危机,否则,机上所有的人命,确实是白白牺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