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11月的新闻,事情仍然历历如在眼前:金马崙高原的洪灾再次爆发。记者报道,一夜之间,大好山河顿然变色,村庄满目疮痍;5人遭到山泥活埋,惨不忍睹。
第一时间,天然资源及环境部长巴拉尼威挺身宣布,政府当时已与地方官员、土地局、彭亨州务大臣办公室商讨,即刻在金马崙寻找合适的新农耕地点,以控制非法砍伐,减少当地发生的土崩和水灾云云。
不知商讨的结果之后如何,总之,部长的话这才说完,《东方日报》报道,12月30日:金马仑高原的直冷甲和甘榜拉惹,发生的两宗土崩,造成至少两尸三命一伤的悲剧;记者说:“孕妇尸体挖出,双手紧抱稚儿”。
逃出生天的先生,泥石重击,手脚受伤,四肢乏力;丧妻失子,难忍悲伤。对待未来,但表迷茫。仅此两字,所描绘的不仅是个人的前景,也恰好反映了金马崙今后的迷惘。
迷茫,我们皆在迷茫之中生活,这个2014年,举国海陆空甚至因此迷航了一整年。不独金马崙高原的规划如此,整个行政、教育、司法和立法的专业与体系,也是这样。
结果,层层叠叠之下,说的做的,往往是两回事。何况,对比了成本的效益,官场与商场的潜规则,处处影响了领导的决策和草根的操作:利之所在,人人一哄而上。
高原发展不是问题,开发森林保护区也不是。蹂躏斜坡或者土质,当然也不要紧。说得暧昧一些,有了“你知道的”的关系,一切就没关系了。既然如此,金马崙高原怎么走出迷茫?
回顾往事,审思未来,金马崙高原的远景到底耐人寻味:责任的界定,责任的承担,还是一片迷茫。直到2015年的下一个血案发生,同个老调,还是可以再说n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