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从法律角度来论,关丹中学据其建校之文件,包括最关键的批文,极显然乃非独中,然现有独中似乎亦无明确的法律和行政体系内之地位,诚属某种特殊的历史“遗产”。当权者对独中其实并不完全承认,充其量只是务实或苟且地“容忍”其存在,遑论把其常规化地纳入国家相关条文及行政体系之内。简言之,独中于政治意义上乃半个“幽灵”。
职是之故,不难理解关中要获取“独中批文”,从现有政治语境来看,的确相当难。同样的,向现有独中讨批文,也自然是无理取闹,这诚如向幽灵讨身份证那样。若现有独中有批文,就不会是幽灵了,民众也有理由向政府继续申请更多批文。此次董总等人执意要求为关中发“独中批文”,其实不失为可造就“突破性转变”的高招,虽极难成功,但政治毕竟乃一门“艺术”,若刚好碰到当权者之转型需要(或良心发现),或亦可一拍即合。
当然,大选刚过,也许争取“突破性转变”的机会比较渺茫了。不过,若能借宽中古来分校的例子,争取合法的“校园扩建”也不错,只是当权者是否愿意再一次配合“变通”,也很难说。惟不尝试,谁敢说绝无可能?不管怎样,也的确得考虑到当前的政治气候,种族主义之寒风似乎越刮越猛,不能不小心一些阴谋家和煽动家的阴险挑拨,甚至暴力破坏。如此步步为营,虽非理想,乃至仅能原地打转,但至少不用落入其设计好的圈套。
至于某些人主张姑且拿现有的“私立中学”批文来办独中,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有问题(惟也不忘“提醒”华社如发生问题要共同捍卫之),坦白说也算是“创举”。只是其是否会为整体华教结下“后患”,导致“独中批文”的实现更遥遥无期,或因违法违例而遭取缔,也不是不令人担心。名为私立中学,实为独中的策略,不仅要靠想像力,恐怕也得冒风险,办教育也须沦落到如此“游走于法律边缘”,不可不谓“国情特殊”!
遗憾的是:某些人对如何“游走”颇具想像力,但对整个问题的政治语境及症结则相对迟钝,一劲儿提“不要政治化”。华教问题很大成分上即缘于政治排挤、打压,包括独中的幽灵身份,所以长远而言,不政治解决乃不行的。华基政党(及其喉舌)若一味逃离政治,光热衷于劝导、辅佐华社如何“游走”,不是不好,只是太不争气,难怪会被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