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的季节”是英文silly season的直译。检视其本来意思,却称得上是一个“新闻术语”,指新闻缺乏时期或新闻淡季,也可指特定时期媒体或政客的“愚蠢”行为。
在其发源地英国,一般指每年7、8月,因议会法庭此时多休假,媒体常常缺乏时政新闻,只好用无聊琐碎的新闻凑数。
为吸引公众眼球(也在吸引广告商),媒体尽量刊载些轻佻花哨的新闻作为卖点,难免有捕风捉影的流言蜚语。这个时候,媒体也会容易被流言家利用,或者竟与之同流合污。这种做法当然称不上聪明!
在美国,“愚蠢的季节”则和大选相连,指大选年的初选结束之后到大选候选人正式公开辩论之前的一段时期,同样,这时缺乏真正的竞选新闻,煞有介事的小道消息就会堂皇登场,其中自然少不了政客的夸张作势或者相互攻讦。用“愚蠢”来形容其嘴脸倒也不为过。
按照该词本意套用在大马,“愚蠢的季节”恰恰应该是大选年首相宣布议会解散之前一段时期。这时候选期未定,选战未开,但大选又仿佛随时要来,因竞选新闻缺乏,媒体只能靠猜测大选日期报导招徕读者。事实上,这个现象在大马确实存在,过去一年有关大选日期猜测此起彼伏,便是注脚。其实,真正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首相自己。
如今,首相纳吉引用“愚蠢的季节”,意指反对党此间会制造流言蜚语和虚假信息破坏政府形象。这种稍嫌片面的解读,只能说是首相有意或无意的“曲解”,但首相以此抨击反对党,却折射其出对来届大选的良好期许。不过,反对党或许更加有理由担心执政党会在选举中舞弊,乃至暴力不合作,更在旗下媒体做误导性宣传。无妨说,朝野都担心对方的“不正当竞争手段”,而大马公众又何尝不希望有公平干净的选举。既然目标如此一致,朝野何妨都放下包袱,订立君子协定,遵守游戏规则,在来届大选中来一场公平对决。
诚然,在网络众声喧哗的环境中,谣言很容易被制造出来,但不可否认,同样因为网络开放互动的环境,谣言也容易被揭穿。有论者说,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太多的事实证明愚蠢往往是聪明人的愚蠢,即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吧。
无论如何,朝野应该认识到公众的理性。有句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是谁非,他们心中有数!因此,实在有必要提醒或吁请朝野双方,都不要在“愚蠢的季节”或“非愚蠢的季节”做自以为聪明的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