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翻新除了赶潮流、保留记忆和文化传承外,其实还有一项重要功能——节能环保。冬暖夏凉的“被动屋”(Passive House)在国外已不是新词,而比起重建,将老屋改造成节能新居比起建新屋子更能达到效益。
德国研究节能型建筑已有30馀年,随著技术逐渐成熟,新建房屋的节能标准也不断提高,尽管如此,许多老房子还是耗能大户。根据统计,德国约有1800万座住宅建筑,75%在1977年首个建筑节能保温管理条例前建成,预计在进行节能改造后,能源消耗可减少80%。因此,德国政府大力资助节能建筑的兴建和旧建筑的节能改造,每年投入约18亿欧元(约81亿令吉)的资金。
回看马来西亚,拥有15年经验的建筑师黄晓斌从事绿建筑(Green Building)规划,也热衷推广老屋翻新计划,他透露,一般的住宅每年用电平均在每平方公尺160千瓦,而绿建筑每年用电少于每平方公尺110千瓦,若所有建筑都能符合绿色指标,每年能省下高达1亿7000万令吉。相比重新建一栋节能屋,老屋修复无疑更环保,毕竟拆毁和丢弃建筑废料等于制造垃圾,循环使用旧建材则可减少废料。惟,在大马,政府并没有特别补贴绿建筑,因此,在推动上,进程缓慢。
德国在2009年10月1日修改《节能条例》,新建房屋的取暖和热水耗能必须降低30%,2012年起,再降30%,并且只有符合被动屋标准的建筑能获补贴,并预计在10年后将被动屋提升为唯一的建房标准。目前,被动屋主要建在德国、奥地利和瑞士。
大马老屋易作绿建筑
革命性的建筑手法,最早在1991年建于德国黑森州(Hessen),因采取特殊设计,使室内取暖来自“被动源”而得名,被动源来自日光、室内电器的散热及居住者本身的体温。建在四季国家的被动屋,没有冷气装备也不设暖炉,为实现节能目标,采用可控室内通风装置,将80%以上的室内废气转为热能,而室外新鲜空气经过滤后进入室内,室内几乎没有灰尘,因空气流通和墙体保温,室内物品也绝不会发潮生霉。
被动屋在热带国家也有被推广的价值,因房屋隔热性强,使用空调的必要性就越低。以大马为例,鉴于旧式房子因经济条件和时代因素,原本就为抵抗天气变化而设计,像是保持空气流通的窗户和建造时所顾虑的日照方位,原本就很适合用作打造绿建筑,再者,人们现今追求的古早味,本就不该是刻意营造,而是在追求最大保留的情况下减少建筑废料,为环保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