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MIFFEST)在7月尾落幕,在7月21日至28日,8天在吉隆坡举行的国际电影节里,选片多达50部。今年依然星光熠熠,但对于我过去七届都曾以不同身份参与的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来说,今年的MIFFEST终于来到相对成熟的阶段,也成为了大马电影人和国际电影人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
在电影节期间,和不同的导演、电影人聊过,都同意今年的MIFFEST依然许多不足,但已经是历届最稳定和最成熟的一届了。至少,它达到我想像中,一个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的模样。
其实MIFFEST从2017年年开始就在批评浪声成长。主要是在早期人力和经验不足,加上影展对于直面大众的电影播放常出现状况。早期马来西亚国际影展的焦点仿佛就在那红地毯和“金环奖”颁奖礼的镁光灯上,但是影展回归电影本质的展现上还欠缺功力和经验。譬如在播放电影上常出现技术问题开天窗、在影展主题展现上不清楚、颁奖礼上出现状况。
国际影展不仅是娱乐活动,就算是娱乐性极高的奥斯卡颁奖礼,在颁奖礼上娱乐话题明星星光不断,但是每年电影的水准和趋势,业界的江湖竞争,评审制度上的成熟,都在不同性质的媒体和平台上,有不一样的讨论和展现。
当然,办影展不易。面对种种挑战走到了第七届,过去给与宽容和支持的不少,失望的声音也听多了,对于本地电影人和影迷来说,更是恨铁不成钢。
不过,作为一个马来西亚唯一常年大型国际电影节,今年看到了它所给与更多力量和可能性。今年的片单可看性不少,有当今最受瞩目的国际导演,包括曾扬威奥斯卡的日本导演滨口龙介的新作《Evil Does Not Exist》(威尼斯影展评审团奖)、著名德国导演文温德斯(Wim Wenders)的日本电影《Perfect Days》(康城影展最佳男演员奖役所广司)、获得今年康城国际影展金棕榈奖的《Anatomy Of a Fall》、已故藏族万玛才旦遗作《雪豹》、香港去年备受瞩目的电影,许鞍华新作《诗》及年轻导演黄绮琳的《填词L》等等。
今年电影节也开始有以导演作为主题性的系列电影播映,今年主打日本大导演是枝裕和和我国已故导演雅思敏(Yasmin)为主题。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选片多了不少大马电影,尤其是大马导演胡明进的新作《Indera》被选为开幕片。而主打星光的两部港片:吴君如和张天赋主演的《我谈的那场恋爱》以及张家辉自导自演的《赎梦》被选为闭幕电影。
第七届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终于来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层面,这次活动显得面面俱到。而且在选片不俗,以及活动丰富,笔者看了13部电影,以及出席是枝裕和的大师班,入座率都近乎超过八成。其中,是枝裕和的大师班尽情在两小时左右回答了无数影迷问题。大导演态度非常亲切,活动后更是凝聚数十人排长龙等著和是枝裕和拍照。场面犹如巨星见面会。
更重要的是,它凝聚了一班电影人和影迷,在这一星期内天天来看电影,聊电影,这氛围让这座城市不仅有了星光,还有值得留念的电影之光。我们看到电影凝聚人心的氛围还是感动的。看到一向支持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的釜山国际影展前主席金东虎,近乎每天都到影展看电影,那精神可敬,也是作为一个影迷的乐趣。
说实在的,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从来不乏星光,尤其在主办方和港台娱乐圈有亲密关系下,过去七届来过的华人明星不少,包括黄秋生、任达华、何超仪、廖子妤、曾志伟、张艾嘉、叶蕴仪、李心洁等,加上今年的张家辉和曾国祥。而来过影展的华人导演也有大家熟悉的杜琪峰、许鞍华、谭家明、李烈、赵德胤等。也有不少赫赫有名的国际电影人支持和参与,包括金东虎、陈英雄、河濑直美、Brillante Mendoza、广木隆一,还有今年的是枝裕和等等。
对于接下来的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的期待,电影片单再丰富,也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和技术保障,才能让大家好好看一场电影。今年电影场次太少,只有一周时间,挤入50部电影,时间重叠的情况蛮严重。
影展也应该更早宣布场次,让影迷可以安排时间看电影。今年MIFFEST几乎每场活动和电影播放都反应热烈,这当然值得欣慰。不过,今年影展片单时间表在约一周内才宣布及售票,而且在电影推广和介绍上,资料往往不足。在推广电影和让更多民众,认识好电影,一起看好电影上的宣传非常不足。影展的不同主题和分类走向多元,但是没法宣传各自的主题内容,也非常可惜。这让有很多好内容的国际电影节,始终没法走入广大民众,成为全民关注的活动,也诚属可惜。
我所期待的一个成功国际影展永远需要回归电影,而不能只是依赖星光,只是同温层抱暖,也不应该只有红地毯的镁光灯,和派对的狂欢。理想的国际影展,是可以拥抱民众,让这座城市发光。马来西亚国际电影节Miffest,相信明年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