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斯,本名梁秉钧,1970年代至2013年逝世之前一直活跃于香港文坛,可以说是毕生为香港文学用心用力。若阁下读了开头第一句就问:“香港也有文学?香港不是文化沙漠吗?”那么,可以说也斯编辑的这本小书是回应了上述的疑问。
他与几位文坛老友的互动,例如“香港文学第一旗手”刘以鬯、报章编辑叶辉,也是写入书中。有一篇文章提到有时候约叶辉吃晚饭,席间他们小酌两杯,时间到他就自己搭计程车回到报馆继续工作,可能是挑选国际新闻来编译、给作者和记者文章校稿、排版等等。大家都是摇笔杆的,工作上的感受都差不多,因为我也是常常在晚饭期间想著今晚趁著夜深人静之时处理哪一个难度高的稿件。
叶辉饮两杯依然回报馆工作的敬业态度,让我想起澳洲摄影师杜可风(Christopher Doyle)。以前常在中环附近酒吧喝得醉醺醺之后走路回到寓所,旁人以为他回家睡觉,其实是回家继续剪片去也,所以朋友常常笑杜大师太疯癫。
也斯曾经在香港大学、岭南大学教过比较文学。你以为他躲在象牙塔专注为香港文学开疆拓土,但他其实广交文友,舞蹈、时装、舞台剧的朋友也都认识。这个socialibility的个性,大概跟他在香港各个地方观察入微的习惯有关。一个写文章的作者,生活气息脱离不了香港艺术与创作活动,正正是黄伟文笔下的“音乐/话剧/诗词和舞蹈/揉合/生命/千样好”(陈奕迅〈沙龙〉)。
一般我们以为香港是个纸醉金迷的城市,了不起就认识那么一点点的流行音乐或粤语歌词创作,但是也斯笔下给读者介绍的香港,绝对是我们在旅游和商业文宣所看不到的。
小小惊喜是,也斯书中也提到食神梁文韬先生。也斯的文字记录了韬哥对搭配食材的妙计,我学了下来,希望做得到韬哥说炒饭要一直翻兜的秘诀。
对我来说,这本书介绍了香港的文艺面貌,尽管也斯认为没有很可以完全介绍他所认为的香港。也斯有一段时间每天晚上阅读叶辉的每日专栏“瓮中树”,他形容这位文坛好友每天书写壮大成了一颗大树。
其实这正正是香港的魅力所在:在一个凡事都不完美的环境中,竟然产出了很多每天写专栏的作者,当然还有唐涤生这样的剧作家。说到有所匮乏但是学一棵树奋力往上爬的精神,我想起很多个香港乐团,例如LMF、亚龙大(Anodize)、KOLOR、廿四味等等。
一百多年以来曾经拥有过的繁华,记录个中经验的歌曲不计其数,我记得谢安琪的〈呐喊〉唱过周博贤笔下的“曾是沿岸/渔村几条/然后渐有/房屋工厂兴建/砌件纺织/无烟工业/然后渐变/汇金股的都市”。
信手拈来都有两阙词叙述香江,再加上本书中许多的人、事、物,香港是文化沙漠一说到底是谁开始以讹传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