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华民,马来社会对“鬼”没有那么忌讳,君不见霹雳邦咯岛附近有Tanjung Hantu(鬼海角之意),森美兰与彭亨交界处有座Gunung Besar Hantu(大鬼山),新加坡南面也有Pulau Hantu(鬼岛),雪兰莪、马六甲、吉打多州还有Bukit Hantu(鬼山),带有Hantu称谓的马来甘榜更有不少,华民则鲜少在各种名称当中带个鬼字,马六甲鬼门关与吉隆坡鬼仔巷是广为人知的两个。
鬼门关,本地英文媒体有者记之Ghost Bridge(鬼桥)或Gateway to Hell(地狱之门),听起来似乎毛骨悚然。于是,在一个阴雨霏霏的日子,我们来到马六甲闯一闯所谓鬼门关。在民间传说中,鬼门关布满著牛头马面,是通向阴曹地府的一个关隘,不过鬼门关在中国确实存在,现实中的鬼门关在广西北流县,据载这里双峰对峙,中成关门,其间不过30步,由于地处亚热带,瘴气滋生,夜里被一团白雾笼罩,鸦雀悲鸣,甚是可怕。然而,马六甲鬼门关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即便在细雨中也感觉不出那种恐怖意境。
原来,马六甲所谓鬼门关,即为唤作Lorong Jambatan(桥巷之意)的巷子,早在英殖民时代唤作Bridge Street(桥街,许云樵记之桥头街),而华民最初称之“臭铁巷”,因从前这里是旧铜铁品中心。从这巷子跨桥到对岸便是Kampung Jawa(甘榜爪哇)。根据老马六甲告知,当年横跨马六甲河的木桥窄小而狭长,阔度仅仅10尺而长度约莫70尺,那时鬼门关这一边华民通称“小坡”,对岸那一步唤作“大坡”,大坡近海当年比小坡热闹得多,青云亭、鸡场街(Jonker Street)都在这里,经过岁月变迁而今小坡的繁荣已不遑多让。
可是,一个鬼门关尚嫌不够,华民犹把这座桥唤作“奈何桥”!民间传说有云,人死后若要转世,必定会经过奈何桥,喝下孟婆汤忘掉尘世记忆再投胎转世。奈何桥后来改建成活动铁桥,英殖民记之为Bailey Bridge,与陈金声桥(Tan Kim Seng Bridge)、曾混清桥(Chan Koon Cheng Bridge)并列跨越马六甲河的三座历史桥。可是,马六甲奈何桥早已翻建成钢骨水泥桥,与马六甲鬼门关同样全没恐怖氛围。现在,不少人亦把这座桥唤作鬼门关桥,我们随意向两三个店主问路,他们皆指著那座桥称之鬼门关,看似不是人人了解马六甲华民的旧称谓?
奈何桥官称则为Jambatan Kampung Jawa(甘榜爪哇桥)。原来,17世纪中荷兰从葡萄牙手上夺走马六甲,便有不少爪哇人从荷兰殖民地印尼迁至马六甲,甘榜爪哇则是他们最初在马六甲的聚居地。爪哇巷约莫1880年便有了,一位马六甲大头家陈温源当时负责重建这个社区,这项发展计划引入了新的卫生和防火方法,被视为马六甲以致马来半岛首个现代化的屋业建设。陈温源的商业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在榴莲洞葛(Durian Tunggal)开发500亩茶园。1887年,陈温源、陈温强、陈温兴三兄弟重建当地社区,也把横跨马六甲河的木桥改建成新桥,很自然便命名为“陈温源桥”(Tan Hoon Guan Bridge),独立后方被改名甘榜爪哇桥。
一名老店主告知,往昔爪哇村这个地方,有三条狭窄的巷子,分别称为Java Street(爪哇街)、Java Road(爪哇路)、Java Lane(爪哇巷),但现在只剩一条爪哇路,旧时华民又俗称“新街”,有人说是因新区而得名,然而笔者相信新街有 “新鸡”即新来的妓女之意,后来才逐渐换成比较文雅的“新街”,而爪哇巷则被华民俗称日本街或“打炮巷”,原是日本妓女在马六甲的大本营,不过许云樵又称Java Lane俗称“马交街”,也即澳门街之意,因广东风月女子聚集而名。这些、那些俗称显然受到当时新加坡、槟城华民同样称谓的影响,还有一些文雅之士称之“枇杷门巷”,那是古时指烟花女子居住的地方。河对岸的桥头街,据当地居民告知,昔日那里大多亦为妓寨、赌馆、鸦片馆,反正都是经营一些幽幽暗暗的活动。
好了,妓寨也好,鸦片馆也罢,即便幽幽暗暗,何以马六甲华民会称之让人惊骇的鬼门关?有此一说,日治时期,日军在桥上砍了不少人头,但笔者对此说抱著很大怀疑。比较可信的是,旧时这条巷子黯淡阴沉,方便寻花问柳的风流客,然而烟花地也是销金窝,不少风流客耗尽了钱财,又或染上不治风流病,万念俱灰走到鬼门关,从奈何桥上投河自尽。至今甘榜爪哇仍保留不少金铺,据称昔日风流客为讨好烟花女子,不惜一掷千金带她们到金铺挑金送银。
为警惕接踵而至的风流客,后人遂把这烟花地俗称之鬼门关,把陈温源桥俗称之奈何桥。说到奈何,或许至无奈的是陈温源,一心打造的新社区变成花街,即连出资兴建的陈温源桥亦被改名甘榜爪哇桥!走入吉隆坡鬼仔巷,那又是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没有马六甲鬼门关的沉重历史,四周壁画据称呈现1960年代华民社区巷弄之间的景象。鬼仔巷英文名称,直接源自粤语对音的Kwai Chai Hong,但也有英文媒体唤之Ghost Lane(鬼巷)或Little Demon Alley(小恶魔巷),马来媒体的称呼一样好玩,不是Lorong Anak Hantu(鬼子巷)就是Lorong Hantu Kecil(小鬼巷)。
鬼仔巷,当然和马六甲鬼门关一样没有鬼,但缘何会出现一个如此古怪的名称?1938年生的资深报人郑谭运告知,所谓鬼仔巷便是位于苏丹街(Jalan Sultan)乐安旅店茶餐室与西湖饭店之间的小巷,这两间老字号或被征地或其他原因结业多年。现今打造的鬼仔巷有个牌坊入口,有人误以为这个新打卡胜地是鬼仔巷,实则鬼仔巷牌坊外的巷弄才是原来的鬼仔巷。
研究吉隆坡路名的文史工作者蔡立豪告知,鬼仔巷官称为Lorong Panggung(戏院巷),这条路是Jalan Panggung(戏院街)后巷的一部分,英殖民时代唤之Theatre Lane。2015年Mariana Isa与Maganjeet Kaur的吉隆坡地名考,显示戏院街属吉隆坡最古老的街道之一,1889年便出现在吉隆坡地图上,得名源自赵煜(叶亚来得力助手)在这里建了一间戏剧院,常年演出粤剧大戏。
关于鬼仔巷来历,根据郑谭运说法,鬼仔巷约莫1960年代成名,早年帮会组织“龙虎堂”盘踞吉隆坡中心主要街道,属下后辈小弟则被安置此巷“找吃”,诸如收红包、保护费等,这些小辈或年少党徒常被唤作“鬼仔”,于是鬼仔巷之名就此传开。另有一说则称,鬼仔巷曾是各种幽幽暗暗勾当的据点,汇集了赌鬼、鸦片鬼、风流鬼,故被唤之鬼仔巷,然而此说可信低。
话说回来,鬼仔巷早年确曾有赌馆、鸦片馆、妓寨,今新打造的鬼仔巷有一幅壁画,描绘一名烟花女子手持红巾在窗外招客。正确说,新打造的鬼仔巷(Kwai Chai Hong)位於戏院巷及茨厂街(Jalan Petaling)下段之间的后巷,鬼仔巷牌坊入口处原为著名的何九海南茶店(档口形式),现已迁出,并在原有鬼仔巷末端,即Jalan Balai Polis(警局路)开设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