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媒体在早前揭露,英国一名恋童癖男子理查赫克尔(Richard Huckle),曾在长达8年多次进入大马,并经常以英语教师、慈善家或业馀摄影师的身份为掩护,在大马至少性侵23名儿童,预计在东南亚国家受害孩童总数达200人,引发各界关注。
报导说,赫克尔来自英格兰东南部肯特郡,他于2005年的“空档年”期间来马教学,2006及2007年期间曾在柬埔寨拍下2名孩童的不雅照片,之后也多次入境我国,并曾至少性侵23名年龄介于6个月至12岁的婴儿及孩童。
报导指出,赫克尔一共面对91项控状,他原本全盘否认所有控状,尔后在审讯期间承认其中的71项控状,包括14项强奸控状及31项性侵控状,当中多达22项为可判终身监禁的控状。
除了国内和英国多家媒体大肆报导此事,中港台区域媒体也陆续报导了此议题,掀起多国人权组织、宗教团体代表以及网民非议,纷纷在网络留言评论此课题。
许多网民认为,被告赫克尔所犯下罪行可谓人神共愤,绝不能轻判,当中有者更建议,若一旦罪名成立,该被告应该直接被判死刑或赋予安乐死,而并非终身监禁,因为被告根本不配延续其生命的机会。
贫穷就能沦为性玩物?
网民Hannah Cousins表示(http://goo.gl/GLJP8y),忘了所谓的判刑吧,唯一能够安抚受害者以及给予他们正义的做法,只有确保没有任何人再受到类似罪犯的折磨,即法庭应该宣判让被告安乐死,即不需浪费纳税人的钱去供养被告在狱中馀生。
Nonames Nopackdrill说,鉴于被告大部分都是在大马犯案,即其是没有理由不在大马面控的,并质疑为何需在此案仅判终身监禁,即让被告享有额外50年甚至是60年的生命。
Ian Lee 则认为,英国执法当局制裁被告说明,在英国社会内,有关道德公义仍是存在的,而澳洲政府主动追查此事,并决定把此事交由英国当局处理的做法亦令人赞赏,因为在解决类似事件,各国政府执法当局必须携手合作,打击相关问题。
网民英德(https://goo.gl/WMOhGx)说,总觉得亚州的小孩真可怜,因贫穷往往沦为别人的性玩物,一点点钱就可以任他们搞!当地政府如果不依法律强判重罪,是没用的!
KF Cheung 也批评被告为教育界的败类,即以教师之名性侵无辜的小孩子实在过分。
外国网民Gailiano Richard和Hanna Awan说 (http://goo.gl/GLJP8y),养出这样的孩子,被告父母一定是伤透了心,但他们在没有选择替孩子提供保释,以让执法当局能够直接制裁孩子是勇敢及令人敬佩的决定,也说明父母是站在正义的一方。
此外,英国《基督邮报》主编马丁桑德也就此(http://goo.gl/CigwSf)此事发表文章表示,对于被告赫克尔滥用其基督教徒以及教师的身份来犯案感到痛心,当局亦无法否认赫克尔目前仍是一名基督教徒,更重要的是,宗教组织及执法机构必需携手打击类似问题。
灌输孩童性教育 自我保护更重要
虽然赫克尔借著教师及慈善家的身份性侵儿童的恶行引起公众痛批,但也有一些网民认为,单是通过强化刑罚来解决问题未能对症下药。
他们认为,灌输孩子正确的性教育,让他们学会自我保护更为重要。
Micheal Ngo 认为,性癖应该检讨不了,相信大部分的恋童癖都知道不对但他们控制不了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从小让小孩子知道何谓亲密接触,以及什么形式的“亲密接触”是越界的。
英国网民Oliver Swingler也就此事评论,人们应当通过修改现有法律,来减少类似悲剧,即通过支持类似杜绝恋童性侵案的人亲人权运动来改善情况,以确保受害者受到法律及正义保护。
网民Woo Chee Khun表示,基于许多大马人持有崇洋心态,即一些国人甚至对外国洋人的信任还高于本地人,尤其对那些自愿义工的信任更是毫不动摇,也是导致类似伪君子能够佯装成自愿志工来马犯案的因素,国人在未来必须加以谨慎类似问题。
一周至HIT:陪伴父母 爱的表现
小时候,看著父母辛苦努力赚钱养家,只为了让我们过著不愁吃不愁穿又有机会接受教育的生活。无论我们面对任何难题,父母总是陪在孩子身边,协助我们度过一关又一关。
然而,当父母在岁月中老去,健康状况逐渐下滑,再也无法像从前般照顾我们时,就是父母与孩子角色替换,孩子需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的时候。
网上近期流传一则插图短片,劝勉人们须时刻珍惜父母,并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引起很多共鸣,网民纷纷转载此短片。
多与父母通电话
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行孝必须及时。孩子对父母所表达的爱,不仅仅是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陪伴父母相处,跟他们聊天说笑、吃饭逛街等,珍惜彼此的每一刻。在外工作者,多与父母通电话,能减少父母对孩子的牵挂和担忧,这也是一种爱的表现。
好图一赞:吃饭刷手机是一种病态
在网络科技发达之下,智能手机似乎成了大部分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无论是与家人在餐桌用餐、出席饭局或派对、上洗手间还是入睡前,我们总是对手机爱不释手,这也造成许多人错过与亲友直接交流的时光。
在现今社会,这种“机不离手”的文化不仅出现在拥有工作及经济能力的成年人身上,很多儿童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也对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极度沉迷。
波兰现实主义插画家Pawel Kuczynski周四(2日)在个人面书上载了其中一张最新画作,讽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和痴迷程度,已经成为一种病态,获得不少网民共鸣。
画中显示,一家四口在餐桌前共享晚餐时,他们所享用的晚餐主菜已被wifi无限上网服务所取代,即没有任何食物入腹,这家人就算只是在刷手机也能填饱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