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惨遭家暴的妇女,有一天早上带著2个小孩离家出走。她身上只有20令吉,为了留著这笔钱买食物给孩子吃,所以也不愿乘搭电召车,而是走了约1个小时路程,前往临近的警局报警。
槟城妇女醒觉中心(WCC)项目总监黎祐吕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表示,这是该中心在4月份落实行动管制令时,所接到的其中一宗投诉。
“她的亲戚说要载她回家,但由于住在其他州属,所以花了超过4个小时,才抵达槟城,但当他们要回家时,却遇到路障,结果警方叫他们掉头。”
她说,当时她们没住宿,酒店在行管令期间也无法营业,晚上10时后又不能外出,所幸他们再次向警方申请函件,才成功跨州回乡,但回到家时已经是凌晨了。
“从这件事中可看到很多问题,如她的丈夫掌控了钱财,而且在行管令落实期间出现的交通问题,还有受害者面对的各种局限。”
她表示,另一宗案件是有个妇女在晚上被丈夫施暴后,无处可去,结果被福利局安排前往安置流浪汉的爱心大厦,但她认为该处并不适合妇女及小孩住。
她说,该中心曾发文告要求政府在行管令期间把处理家暴列为基本服务,并应允许跨州。虽然之前是因遇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而仍未做好准备,但若未来再次出现疫情时,就应准备好相关标准作业程序。
“现在可能出现第二波疫情,政府必须拟好相关标准作业程序。”
她总结说,在3月18日至5月12日落实行动管制令的8周期间,槟州妇女醒觉中心的热线共接到238宗案件。
“在这当中,80宗(33.6%)是家暴。还有近30%是在行管令期间面对食物和财务等问题后,而致电谘询或寻求协助的,另有15.5%涉及婚姻和关系问题。”
她指出,还有15宗涉及孩童性骚扰问题。基于很多孩童在行管令期间被关在家里,她担忧实际的性骚扰案件会更高。
“相较之下,在今年首2个月时,我们通过电话和面对面共接到67宗有关家暴的投诉,因此行管令期间的家暴案件明显增加。”
他说,该中心于5月仍接到41宗有关家暴的案件,因此在落实有条件行管令后没有明显下降,该趋势仍和行管令期间相差不大。
行管期 妇部接获近千投诉
从3月18日至6月16日落实行管令期间,妇女部设立的关爱热线共接获995宗有关家暴的投诉,当中高峰期是在4月22日至5月5日期间。
妇女部设立这个15999热线(WhatApps 019-2615999)的目的,是为了接收有关妇女、家庭和社区问题的投诉,特别是解决福利和社会问题,而其中一项就是针对家暴的投诉。
根据妇女部在官方网站上载的数据显示,该热线在3月18日至6月16日期间共接获9万8597宗求助电话,当中涉及家暴的有995宗,约占1%。
若根据每周的家暴数据分析,4月22日至28日的数量最高,达159宗,接下来是4月29日至5月5日,达116宗。只有这2周的数据超过百位数。
若以单日计算,4月23日接获的投诉最多,高达39宗。
全世界一样 封城后家暴无处逃
除了马来西亚,世界多个国家也在落实封锁措施后,导致家暴案投诉提升。
根据联合国妇女署出版的《新冠肺炎和消除针对妇女的暴力》报告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针对妇女和女孩的暴力事件,特别是家暴的案件有所增加。
“在法国,自从3月17日封城后,家暴的投报提高了30%;塞浦路斯和新加坡的投诉热线则分别增加30%和33%;阿根廷于3月20日封城后,家暴案件的紧急电话已提高25%。”
加拿大、德国、西班牙、英国和美国的家暴和寻求紧急庇护所的案见也有所增加。
报告分析,虽然居家可阻止传播病毒,但妇女却发现她们同时也与能协助他们的人和资源隔绝了。
槟城研究院社会经济和统计组高级研究员杨佩蓉表示,研究显示,当家人同在的时间较长,包括节庆或假期时,家暴案件会增加。
“新冠肺炎下的封城和居家措施,把家暴幸存者和施暴者困在一起,让受害者难以逃脱。由于外面疫情肆虐,幸存者也认为他们在家里会比较安全。”
她说,在普通情况下,家暴幸存者可在朋友或家人方面找到庇护所,或至少远离施暴者,但在行管令期间,这些幸存者难以逃走及远离施暴者。
“不幸的,行管令让施暴者可公开地管制及加剧施暴。这疫情被当成一个制造恐惧及管制的工具。施暴者越来越大胆,并知道受害者寻求协助的管道已大大减少。这加剧了施暴程度。”
她补充,家暴不只是身体虐待,也包括情感虐待、性虐待或经济虐待。
她说,在美国,全国家暴热线收到超过2000个与疫情有关的暴力投诉,当中多数投诉者是基本服务工作者,而他们的伴侣尝试阻止他们去工作。
“虽然澳洲的电话投报没有增加,但谷歌上有关家暴的搜索增加了75%。”
她指出,英国于3月23日至4月12日期间,也有16宗家暴相关的死亡案见。相较之下,在过去10年,同期每年平均只有5宗案件。
建议设安全区提供庇护所
杨佩蓉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经济衰退,进而出现失业、生意倒闭或失去收入等问题,就会加剧家暴问题,因此政府必须拟定长期的应对方案。
她建议,政府和私人界应合作,设立安全区给家暴幸存者。举例,法国政府在封城时与酒店合作,为幸存者提供庇护所。
“这也不限于大酒店,小型住宿如廉价酒店和宿舍也可以。”
她说,槟州政府、槟州妇女非政府组织和住宿业者也可协调,以准备一些房间给幸存者,并由政府津贴部分费用。
“我们也需继续进行消除暴力的醒觉运动,并推广热线及支援服务,而且必须加强宣传,并确保资讯可通过各种语言,传达给所有社区。”
她说,在槟城,槟州妇女发展机构有举办州级的“槟城橙意运动”,以提高民众对于消除对女性暴力的醒觉。
“同时,也应提高施暴者的醒觉,让他们辨认本身对伴侣造成的伤害。”
她举例,墨尔本大学有过成功的例子,即开发了一个网上工具“Better Man“(更好的男人)。这工具鼓励男人辨认有哪些行为属于潜在暴力,并提供资讯协助他们遏制这些暴力倾向。
“让施暴者对本身的行为负责,是一个大跃进。”
她说,对一些人来说,家暴目前在大马仍属于一个禁忌课题,很多幸存者不愿说出来,因为这个父权社会总会把责任转到受害者身上,如指责她们“不够好”。
因此她认为,需要建立一个支援环境,让幸存者可分享他们的经历,让他们知道他们并不孤单。
“在听到其他幸存者分享经验时,其他人也会比较敢分享,并寻求协助。”
她认为,也应提供技术培训和就业援助给那些幸存者。对于那些只有低技术或没有技术的家庭主妇,技术培训对他们非常有价值,这也能协助他们达到财务自足。
“这些培训可包括技术培训如行政或文书技能、技职培训如手工。对于那些有能力的人,可提供更高技术的培训,如编码、数码行销和电子商务。这也让他们有能力自己赚取收入。”
她说,除了技术培训,也应教导他们面试技巧和找工。一些幸存者可能从未工作,或早已离开职场,因此这些协助对都可协助他们进入职场。
涉及夫妻伴侣家暴案占半
黎祐吕表示,家暴不只是丈夫对妻子施暴,有时也是父母对孩子,或是被兄弟姐妹施暴,而过去10年数据显示,夫妻或伴侣的案件几乎占一半。
由于政府并未每年定期公布这些家暴的数据,根据槟州妇女醒觉中心在国会取得的数据显示,在2015年时,涉及夫妻或伴侣案件占48%,其他家庭成员如父母、兄弟姐妹、表/堂兄弟姐妹的案件占52%。
在涉及夫妻或伴侣的案件中,施暴者为丈夫的占最大多数,即89%,前夫占8%,妻子、前妻各占1%,未婚夫则少于1%。
她说,女性仍是主要的家暴受害者,这是因为家里出现性别权力不平等的问题。有时丈夫在工作上面对各种问题,就会对妻子施暴。
她也相信,以上的家暴数据已被低估,因为有些受害者不愿投报。
“有些人不敢讲出来,有些人担心失去财务支柱,或丈夫被监禁,所以不敢报警。有些人也倾向继续跟施暴者一起,因为有孩子。”
但她提醒,如果没投报,就无法获得法律援助,因此她鼓励受害者投报。
她分析,根据该中心接获投报的2019年数据显示,受害者来自各个族群,约有一半是有中学教育程度,34%有大专程度。
“多数受害者都是来自低收入家庭,即40%收入低于3000令吉,22%超过3000令吉,24%没有收入。”
她说,目前仍未统计行管令期间投诉者的背景,但根据他们的经验,受害者的背景都差不多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