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姗姗来迟的采访手记,但也是一篇随团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访华一周之后,更好地消化了这期间的信息量,再整理出来的一些浅见。
过去4年来,大马政局不稳定、政权频繁更迭,再加上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近4年来没有首相官访中国,而在3月初迎来“百日新政”的安华,在3月末率团到海南参与博鳌亚洲论坛,后访北京展开对华的正式访华。
这段时间适逢安华官访东盟各国,也适逢中国政府刚完成换届,亦是新冠疫情以来,中国首度恢复博鳌亚洲论坛线下会议,安华也成为了今年首批受邀访华的国际领袖之一,这对大马新政府、东盟区域对华政策的表态,也是一个重要契机。
在安华率领6名部长、重要部门秘书长及国会议员访华期间,其在海南博鳌论坛的演讲深获好评、在北京期间也获得中方高规格迎宾,结束访华之前还达成了1700亿令吉的投资承诺而中总、华总、工商界领袖筹组代表团赴北京参会,这也是许多大马华商自疫情后首次出访中国,阵容排面远比其他国家来得更高调、隆重。
从各方面来看,安华的访华之行可用上“圆满成功”来形容。
不过,在激情之后,仍需回归务实来看待双边关系。
首先,中方热情、高规格迎接安华正式访问是一个事实。但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安华访华的期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及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今年7月1日起接任欧盟轮值主席)也几乎同一时间到访北京展开正式访问,而中方也没怠慢任何一方,兵分三路来迎宾。
在随团访问期间,安华到清华大学公开演讲也是访华期间的其中一个亮点。但据观察,在清华大学来马设立分校的课题上,似乎却有一些“各自表述”的存在。
其中,安华这趟访华带了6个部长,加上本身为财政部长,则一共为7名部长,而教育部长或高教部长却没有随团,这侧面说明了教育合作并非这趟访华之行的重点。
纵然与清华大学校方闭门会议中,大马政府有建议清华来马设分校,但安华在结束访华的记者会上也直言,清华校方的回应是现阶段可尽快落实的是合作培训计划,而大马籍清华大学教授纪家葵在接受《东方日报》的独家访问时,也不急于评价分校课题,而是认为需好好考察真正的教育需求之后,再作出建议。
在清华大学已在印尼巴釐岛开设东南亚中心(Tsinghua Southeast Asia Center),并准备以此作为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乃至全球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平台之际,究竟是否还有必要在马设分校是一个疑问,但若像安华在总结记者会上谈的合作培训计划或是一个更为务实的做法。
其三,关于安华访华期间是否表现过于亲华的疑问。对笔者而言,这是一个伪议题。因中国是东盟国家的邻国,也是亚洲大国。按照传统,除却同一区域的东盟国家之外,中国都是不少首相优先考虑正式访问的国家之一,而且在访华期间,皆表态支持一中政策,也符合国家外交政策。
但安华在未担任首相之前,鲜少发表强化马中关系的言论,这才使到安华对华政策比历届首相更备受关注,但整体而言,从安华的言论与态度来看,大马政府持续独立及务实的外交政策不变。
另外,若要谈到值得观察的政策,笔者认为,安华在访华期间及返国之后,多次提及的对外贸易“不依赖美元”与设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AMF)的想法,倒是值得继续追踪后续发展。
尽管在2015年就已有吉隆坡人民币清算行,但或因时机不成熟,大部分的中国企业与大马进口商交易时,依然习惯用美元计算;但随著越来越多国家,包括印度宣布使用本币对外贸易、法企石油公司与中国的人民币结算到传闻中的沙特考虑以非美元货币结算石油贸易,安华提出的“亚洲货币组织”设想或有成真的可能性。
不过,美元作为世界流通货币最顶端,再加上美元的信用基础没有发生动摇,相信未来长时间仍具主导地位,只是安华提出的“亚洲货币基金组织”设想获中方领导层磋商与推进的话,未来的跨境交易形成货币多样性,也不愧为一桩美事。
整体来说,中国就像个顶流,本身有很多粉丝,但也有不少“黑粉”,而这个顶流还颇有实力,无论你喜欢或者不喜欢,都无法忽视这个大国的存在与崛起,因此安华在东盟国家之外,优先官访中国是一件明智的事。
这是大马新政府与中国政府换届后的第一次“见面三分情”,也赶上了历经严格的疫情防控之后,中国恢复对外开放之际,首批受邀的代表团,正是商议后疫情时代的合作发展的良机。
在新冠疫情阴影日益散去之下,在北京的春暖花开之际,安华访华之行的确带来了政治、国际外交及经济上的效益,但激情之后,务实干事更为重要。
为此,安华此趟见证并带回来的1700亿令吉投资承诺,包括了高科技、基建及民营企业等多样化合作,这些合作仍需放眼未来,也有待各方务实合作,才能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