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10月11日,我们将迎来希盟执政中央后的第二份财政预算案。相对第一份的财案,要整顿经济,迎合及落实希盟的竞选宣言,如废除消费税,第二份财案会否有更大的发挥空间,灵活的形塑希盟欲打造的2030年共享繁荣愿景?
无论如何,在全球经济成长放缓的当下,希盟财案的主要方向,相信还是围绕在振兴经济、除贫和财富分配上。
然而,在国债不断攀升下(至今年6月,国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2%,并在今年尾达到8100亿令吉),政府如何在各方不同的需求中,寻求一个平衡点?如何在减轻民众负担当儿,又能增加政府收入,降低债务,发展经济,促进成长?
众所周知,自1997年以来,我国已连续24年赤字预算案,尤其高企的行政开销,特别是公务员的薪酬及退休金就占了支出中的最大比例。譬如2019年的财政预算案总开销是3145亿令吉,当中2598亿令吉是行政开销,占了82.6%,只剩下547亿令吉或17.4%,供发展用途。在行政开销中,公务员薪酬及退休金则占了1080亿令吉。
因此,执政踏入第二个年头,超过5 00天的希盟政府,又有何妙方去纠正行政开销与发展开销严重失衡的局面。别忘了,在去年提呈的2019年财案中,一些建议的措施,至今还没执行,譬如RON95汽油津贴措施,就拖延到明年才落实。
此外,东马两州沙巴与砂拉越的拨款分配,也会是各方关注的重点。尤其砂拉越本届州议会的任期将在2021年届满,加上东马本土意识日益高涨,联邦与砂州对石油税有所争议下,联邦财案会否多拨些“糖果”安抚或争取东马人的认同,也为希盟在来届州选举铺路?
毕竟,财案也是派钱政治学,尤其涉及到政党利益时,希盟会有多大的不一样?尤其,面对著马来民粹主义高涨下,希盟政府的许多改革方案及措施,不是无疾而终,就是举步维艰。而财案作为资源及财富分配的公共措施,希盟又如何在短视的政治利益,与长远的宏图大观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