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 ”符号( 英语称其为“at”),其他语言的叫法比英语有趣得多。维基百科上给出的“@”词条,列举了它在50多种外语中的名称,其中很多都是对其形状的生动解释,通常是类比动物的网络流行语。
亚美尼亚人称其为“ishnik”,这是“小狗”的意思(大概是@像蜷成一团的小狗吧)。台湾人叫它“小老鼠”,大陆人叫它“圈A”(意思是“带圈的A”)。然而,丹麦人更喜欢叫他“snabela”(大象鼻子的形状A)。匈牙利人的叫法“kukac”(“虫子”或“蛆”)最倒胃口,而意大利人的叫法“chiocciola”(蜗牛)则相对令人愉悦一些。
个人最喜欢的称呼,是哈萨克人的月之耳。而希腊人则叫它“papaki”,意思是小鸭子。斯尼亚人称之为“ludoA”(疯狂的字母A),而斯洛伐克语中则叫“zavinac”(腌鱼肉卷),土耳其语中是“guzelA”(漂亮的A)。“@”甚至还有特殊的摩斯电码符号,这是一战后唯一加入的新符号,是由点和横杠构成的单一字符,意思是字母A和C:(‧--‧-‧)。
而1971年当时29岁的雷‧汤姆林森,是成就这一世界性符号的人物。身为电脑工程师的他决定将鲜为人知的“@”符号引入他新开发的电子邮件系统,并使之成为一个核心要素。汤姆林森于2016年3月5日逝世,享年74岁。
对汤姆林森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因为这个符号在计算机编程中几乎不会用到。同时,“@”作为操作简便的符号,又可以将邮件发送给指定域名的接收者(电子邮件在汤姆林森发明他的新式电子邮件系统之前就已存在,但仅用作登录到同一计算机系统的不同用户之间的一种通信方式)。
此前,“@”在英语中大多用作会计符号,表示商品的价格:用10分来买20条面包,可以写作“20loaves@10¢”。不过,这一符号的重要性可能远远超出汤姆林森的认识。
“@”符号的使用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位佛罗伦萨商人在1536年5月所寄出去的信,他在信中用“@”来描述酒的价钱,意为“计量缩写”。
在现代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里,“@”符号也代表重量单位“arroba”( 阿罗巴) 。这个词和以此一重量单位为基准的容器“amphora”(双耳瓶)有明显的联系,古希腊与古罗马人用双耳瓶来盛装饮料(主要是葡萄酒)。不过,无论是腌肉卷还是蜗牛,都和电子邮件没什么大关系。
古老的地中海符号运用于现代社会,除了有效地促进当代信息交流,也可以在深入的了解下,知道这一些有趣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