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抱怨,人们并不陌生,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但对抱怨的危害,并非有一定的认识。偶然的抱怨,属于情绪宣泄的一个出口,情有可原,尚可理解。但若不分时机、场合,经常地抱怨就是问题了。那是一种病态心理,一种不良的习惯。
抱怨是一种不良情绪、一种负面情感、一种宣泄表达、一种苦闷诉说、一种心中不满、一种积虑怨恨、一种重复念叨、一种自我郁闷;抱怨是对他人、客观事物的指责;抱怨是一种无可奈何、愤愤不平、自觉或不自觉的向他人带有情绪的倾泄。经常抱怨的人之所以抱怨,其原因很多很复杂,但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不会积极地对待生活,二,则是不会正确的比较。
不会积极地看待生活,主要是认知和心理出了问题。爱抱怨的人没有学会正确地看待事物,发现不了生活的美好,对自己所拥有的不珍惜、不知足、不感恩。而不会正确的比较,就是总爱用自己没有的去和人家有的比,拿自己的短处比人家的长处,越比越气,越比越恼,最后比出嫉妒羡慕恨。弄得自己长吁短叹,怨天忧人。
其实学会正确的比较是一门艺术,是使生活变得快乐的一种方法,是种乐观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是人生的智慧。人,总是会与别人比的,这是人性使然。但怎么比,却表现了驾驭生活能力的高低。
有人曾说,如果你手上扎了一根刺,那你应该高兴才对,幸亏不是扎在眼晴里;当我们还在为丢了一双鞋而忧郁时,我们应该看到还有人没有脚,我们应学会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小不幸。
成熟的人有两项最重要的能力,一是客观地认识自己,二是准确评价别人。抱怨虽然是对欲望未满足的怪怨,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隐含对自己能力不足的愤怒。所以,扼制抱怨产生,一是明白自己几斤几两,知道自己是块什么样的料,擅长什么,短处在哪,扬长避短。二是要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把准角色定位,树立可达到的人生目标,既不好高骛远,事事求完美,也不轻易而举,伸手可得。树建可实现的目标,是避免抱怨产生的有效方法之一。
积极行动,敢于争取,寻找超越自己的途径。治理抱怨的根本办法还是在于行动;抱怨不好是因为不知道还有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