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是东盟拥车比率最高的国家,在2016年平均每1000名大马人中就有400人拥有汽车,上班族几乎是拥有汽车,买车也是每个社会新鲜人的小目标,“买得起车”,国人经济能力看似很不错,然而实际情况是大马人买车买到破产,令人有些不可思议。
首相署部长拿督斯里阿莎丽娜日前指出,报穷局数据显示,从2013年至2017年8月,共有9万1180人无法偿还金融机构的分期贷款而破产,其中还不起车贷导致破产的人数最多,共有2万5137人,数字触目惊心,一反普遍认知导致破产原因的刻板印象。
由于公共交通设施的不完善,没有车在马来西亚可说是寸步难行,雪隆地区有不少公共交通可以选择,如轻快铁、捷运等,但仍然面临衔接不顺畅问题;在偏远地区和其他州属通常只能以巴士及经常被投诉“砍菜头”的德士服务,作为最主要的通勤工具。
公共交通不方便造成了大马人将私家车视为必需品,加上对购买管制相对宽松,汽车入手简单,大马成为了“爱”买车的国家。
如果工作需要必须购买汽车无可厚非,但那也应该是在经济能力承担范围内,要知道能借到钱买车,负担得起每月供款,未必就能够养得起,因为还有保险费用、汽油、过路费和定期维修等需要支付,一辆汽车花费的真正总开销远超过供期。
大马一些年轻人为了面子,想开著“拉风”的外国汽车到处张扬,刚步入社会工作不久,月入仅有3000、4000就想要购买本田和丰田,拒绝选择价格较为低廉的国产车,结果没有多余的钱储蓄,更不用说进行投资,或自我进修增加职场身价,年纪轻轻就沦为“车奴”,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
购买超过经济能力负担的汽车,让自己勒紧裤带过生活,甚至陷入破产的窘境,得不偿失。车可以是必需品,也可以是奢侈品,终究到底是代步工具,勿好高骛远把车当成一种财富象征,视为“行走的炫耀品”。以超出能力来负担它,才真正会让你的人生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