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届大选日益逼近时,教育部一口气宣布增建10所华小,同时也批准搬迁6所微型华小,固然有助于解决华裔人口密集地区的教育需求,然而也反映了华小的增建与搬迁,充满了政治考量。
尤其自2008年大选后,国阵政府就不曾批准华小的增建,如今的动作,很难不令人联想,这是一种大选前争取选票的手段。
当然,大选前宣布增建或搬迁华小,争取华社好感,这不是第一次。1999年、2004年以及2008年,国阵在大选前都有类似的宣布,但华裔选票的动向却未必都如其所愿,此次又能拉抬多少国阵尤其马华、民政的选情,则还有待观察。
毕竟,华社特别是华教组织,多年来就一直呼吁当权者,应以公平、多元和开明政策对待我国各族母语教育的发展,并制度化解决华教的问题,不管是硬体建设如华小的增建及搬迁,还是软体的设备如师资的培训、课程的编排等。
可是,在国阵的政治体系下,华社的权利、华教的诉求,往往沦为当权者的一种“政治手段”,依据其政治需要才给予回应。
譬如,董总去年发布的《增建和搬迁华小课题》报告,指出全国至少需要45所新华小,其中雪隆需要16所、槟城13所、柔佛8所、砂拉越6所、霹雳一所、沙巴一所。
如今教育部公布的新建华小,如果加上搬迁的6所,实际上还达不到董总所要求的一半,而且新增及搬迁后的华小,也主要集中在雪州及柔州。这样的分配是否有著政党政治的考量?
放到历史的长河中,60年来国阵执政下,是否有依据人口增长、华裔的需求来建华小,华小的数量就是一个很好的指标。
如依据数据,从1970年至2016年,国小增加了1600所,达到5877所,但华小却是减少了49所,而泰米尔小学更少了133所。因此,即使加上刚争取还没建成的10所,这47年来,加加减减后,华小数量是增是减,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