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月新山民事高庭做出一项标志性判决,判定柔州政府及联邦政府,在落实发展计划时入侵靠海原住民实里达人(orang seletar)习俗地,必需根据征地法令依现时价对原住民做出赔偿。这令上述已延续5年多来的官司,取得突破性进展。
新山金海湾地区双溪德木及柏伶甘榜巴都两个地区,是实里达人世代居住的场所。自5年前起,188名原住民就通过法律途径,就祖先坟地遭发展商入侵一事,提控政府、原住民事务局及发展商。
根据原住民代表律师指出,法庭此次的判决为日后原住民声讨土地主权开出正面发展,其中判决不但承认原住民对世居土地拥有主权,同时也认同这项权力也适用于原住民生活的水域。
同时,判决也指出,州政府作为原住民权利的官方信托人,却没有履行义务保护原住民的居民权利,显示政府在这方面失责。
镜头转回柏林甘榜峇卡巴都,面对发展逼迁,仍在抗争的33户居民于上月初通过律师向居民发出清空令,然而村民在未获得州政府合理回复的情况下,决意不搬迁,甚至要以守村的方式对抗官方机器的动员。
笔者前线采访生涯中多次接触有关推行发展,引发在地居民为土地抗争的事件。从双溪德木到甘榜峇卡巴都,再远至柔佛东南角的边佳兰石化大计,人民抗争充满无奈与泪水。以上情况皆显示,政府在推行大型发展计划的过程中,以公权力漠视在地居民土地与居住正义。
在柔南目前大肆发展中的受影响的村落,有很多是大马独立前就已存在。独立之前人民缺乏土地法定权观念,但不表示独立之后就应因此而遭到后来的土地法典摆布。政府要推行发展,也不可任意以土地征用法令粗暴行事。
说穿了,原住民甚至一些老旧社区,在本身世居的地域上应被赋予主权。而面对发展,人民也应当有选择的权利。靠海而居的原住民或传统甘榜村民,不愿跟随政府的规划上岸,就该被书写上“野蛮人”或“刁民”等反动的修辞。
事实上,在发展规划上,州政府确实应该多点人情味。柏柃甘榜峇卡巴都抗争社群的心声,其实也并非完全拒绝发展,而是希望获得合理的对待。
相对于可观的赔偿,双溪德木居民如今准备上诉,要求以土地代替,反映出原住民对土地的珍视。同样的,甘榜峇卡巴都33户社区要求原地规划重置社区,也反映出同样诉求。
对于上千英亩的发展大计来说,重新规划原住民社区并非难事。当然,政府或发展商是否有意愿这么做,又是另外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