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振忠遇害牵动全民论不停。有人隔岸观火,有人落井下石,有人义愤填膺。政客、坊间、媒体的各种解读、诠释、猜测喧嚣一时。众人的“过度关心”,让我想起了“何不食肉糜”这则流传千古的荒唐故事。
晋惠帝执政时期,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百姓无栗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无知”令晋惠帝被后人广为嘲笑,当然也不免被归入昏君之列。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高高在上、养尊处优,不知民间疾苦的晋惠帝,犯的是缺乏同理心之罪。什么叫同理心?同理心就是将心比心,同样时间、地点、事件,而当事人换成自己,也就是设身处地去感受、尊重、体谅他人。英文俚语“Walk a mile in her shoes”以生动的方式形容了“将心比心”的含意,“就像是穿上对方的鞋子走一哩路”,便能真正的体会别人的感受或困难。
数千年后,“何不食肉糜”在大马出现活生生的翻版。小振忠从失踪到遇害,其双亲不断因疏忽罪遭千夫所指。这些伸出去指责别人的手,却不知一手指指向别人之时,三手指正指向自己。
最恶劣的要算是,哪里有血腥就往哪里去的“鲨鱼媒体”。他们不但钜细靡遗、有闻必录地作地毯式报导,还以一整版的画页来加强“视觉”效果。务必让你不用上电影院,也能看一场好戏。
孟子问:“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得到的答案是:仁义,而仁义的根源则在人有恻隐之心。
恻隐之心,说白了就是看到别人痛苦会感到不忍心,也就是上面所述的同理心。
一头老虎吃饱了就是吃饱了,懒洋洋走开,完全不理会母老虎小老虎吃饱没。一个人自己吃饱了,却很可能会被一个陌生人的饥饿眼神瞬间弄得不舒服,因而产生冲动,希望他也能脱离饥饿,这是人才有的反应。许多社会文明互相扶持的机制,都来自不忍心看到别人受苦,会被别人的痛苦打动的“恻隐之心”。
你不需要成为别人的父母,不需要有孩子年纪轻轻即死于非命,也能体会丧子之痛。倘若对那么明显明确的痛苦都视若无睹,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肠?
这个社会出了严重问题,因为很多人失去了基本的恻隐之心,而且我们的学校与社会教育,也都轻忽恻隐之心的重要性。看到痛苦无动于衷,进而对自己带来的痛苦无动于衷,是件极可怕的事。多少邪恶,就是从这种无动于衷里产生出来的。
一个缺乏普遍同理心的社会,一定缺乏真正的彼此信任,也一定无法提供让大家安心自在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