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纽约地铁发生韩籍男子韩基苏与人争执后,被推下轨道惨遭列车撞毙事件。他曾在列车撞向他之前,试图爬上月台保命,但失败了。
这则新闻引起纽约和全球新闻界的争论,因《纽约邮报》登了不该登的照片。若当时在等车的自由摄记阿巴西没有拍下撞前的照片,又或是拍了不刊登,改用其他不会引发争议的照片取代,阿巴西不会成为被抨击的目标。
《纽邮》偏偏以封面处理这则新闻,刊登韩基苏求生时背向镜头手抓月台,望著列车的照片,而且还配上耸动标题“这个人被推下站台,就快死了”;照片下方一条显著的标题“注定”(死亡)。
这些“劫数难逃,必死无疑”的讯息,令阅读人感到不适和不安。虽然躲不过死神,但读者还是质疑阿巴西为何不用拍照时间救人,而是眼睁睁看著韩基苏被撞死。
人们再次讨论新闻道德课题。先拍照?还是救人?
新闻采访工作上,碰见“死亡瞬间”事件必然激发新闻从业员的好奇心,满足记录之须。新闻工作者的本能反应,立即记录当下,如用纸笔,拍照或录影等留住画面和现场气氛的方式记载历史。
这些“死亡瞬间”的新闻,往往都是经典大事件,对日后有著深远影响,新闻价值超多,值得驻足记录。在新闻道德的争议上,难免有一些争议。
其中一张新闻照引发的道德争议是,1993年南非摄记卡特在苏丹的报导,当地饥荒时发现一名小女孩正艰难地爬向食品发放中心,身后一只秃鹰对濒死的她虎视眈眈,等待女孩的死亡,以大快朵颐。
卡特拍下著名的《饥饿的苏丹》后,赶走秃鹰。这张照片激起国际对苏丹大饥荒的强烈反应。他也获得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然而数月后,却因受不住大众指责见死不救,以及自己对小女孩的歉疚而自杀。
另一个经典照片是1963年,美联社西贡分社主任布朗于6月11日,在西贡闹市一个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拍摄到来自越南顺化市的僧人释广德自焚身亡的照片。
僧人自焚照片,促使美国重新评价其对越南政策。布朗也凭著这张照片赢得普立兹奖。
回到阿巴西的“地铁男”事件。从新闻价值和角度,看不出有什么太特别的意义,也无法带来影响深远的公共利益或社会教育效应。
严谨的新闻与其他无关紧要的八卦新闻,差别是谁在乎公众利益。从公共角度出发,满足广大阅听人的对公共课题的掌握谅解。至于八卦新闻则可有可无,养分不多。
阿巴西说,当时乱作一团,在生死时速22秒内无法救人,但他按相机的快门49次,以闪光灯警示列车司机;所以照片只是副成品,不是以韩基苏为拍摄对象。
新闻工作者在报导和救人之间的抉择,应回到人的本位。先是人,才是新闻工作者。若媒体拆散后,新闻从业员回归个体,凭著意志、能力和道德重新出发。
媒体是一个以新闻工作者为基础的机构,它的素质口碑建立在内容、路线、角度,以及新闻从业员的道德素养。过得了这关就是值得尊敬的新闻工作者,完成任务之余,也发挥人性光辉,否则只是一名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