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懵懂时,每当听到“不要政治化”后,总会觉得有人故意将简单的东西复杂化,搞砸事情,甚至捅了蜂窝后以“不要政治化”开脱。
政治人物碰到难题时,常以“不要政治化”挂嘴边打圆场,寻找转身空间和下台阶。“不要政治化”真的很好用,一碰到难题就“不要政治化”。到底什么是政治化?或许连说话者也搞不清楚。
教育课题是最常“不要政治化”的议题。偏偏,大马的教育离不开政治,特别是华教。从英殖民时期开始、到世界第二次大战和战后的重建,都是华社自力更生发展和支撑华教。
50年代初期,两份教育报告书,即建议废除各语文源流学校,采用英文和马来文为教学语的国民型学校体制的《巴恩报告书》;以及立场完全相反的《芬吴报告书》,后者支持华教制度。
这是比较有规划,以政治方式处理教育的开始,它不包括1956年《拉萨报告书》的最终目标,套在华小的紧箍咒,以及1960年《达立报告书》。
《拉萨报告书》提及,大马的教育政策最终必须把各族儿童结合在全国性的教育制度下,采用国文(马来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惟,为求达到目标,不能操之过急,须循序渐进推行。
华教发展史是华裔政治史的重要篇章。教育政策则是执政党的政治意志延伸。教育的发展常常因政治格局变迁而有变化。
政治化教育课题,或教育被政治化根本就是常态。政治领袖的素质和言论逻辑有直接关系,不然,1982年就不会有董总四君子“打入国阵、纠正国阵”的举动,以及1990年倡导的两线制的出现。
多元种族、文化和宗教是大马的国情,也是主要特征。单一源流教育有细腻的同化因素。
事实上,美国19世纪中,以“大熔炉”理论作为其教育政策,成立公立学校把来自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儿童聚集一起,以英文为教学媒介语,当局采用多数主流文化价值观作为教学内容,将他们熔化成为标准的美国人。
19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开始后,“大熔炉”理论受到质疑,人们开始意识到同化政策违反民族原则和侵犯人权。少数民族即使被同化或接纳为主流后,种族歧视也没有消失。
在多元民族的国家,多元主义政策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进步的象征。尊重民族母语教育的发展,更符合民族追求和向往民族平等和共同进步的希望。
回到增建关丹独中的事件上,关键不仅仅在教育部,而是政治意识的水平。这是一道根本性质的政治课题,不是单纯教育课题。所以慕尤丁的谈话前后变化甚大,立场相左都无所谓,这是政治谈话。
当年雪兰莪白小关闭课题上,公民社会与教育部斗智、斗策略和斗长命。结果在没有增加华小的情况下,把霹雳中华小学搬迁至白小原校校址。这不是最好的方法,却能满足各方的需求。
白小是8年努力不懈争取的成绩,关丹独中将消耗多久?我没有答案。不过,慕尤丁说内阁已原则上同意设立中学,交由马华跟进处理;蔡细历早前也说,下周(本周)将进行宣布详情。
哎哟,这不就是政治嘛!若真从教育政策出发,三两下子就解决,无需劳师动众,费事、费力又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