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政坛很有看头与味道,大家热衷讨论政治文化。领袖们的遣词用字,满天飞的粗俗语言,以及某些团体的动作,成为茶余饭后话题。
当下经典的“割”、“大便”、“摇屁股”和“买汉堡”,早前有“设灵堂”和“烧领袖肖像”等;数年前也有政党不满旗下议员跳槽,将他们的照片当成地毯般踩踏。我们对这些都还不陌生,只是忘了而已。
我们不提倡低俗政治文化。政治人物有更好及得体方式传达讯息。惟,激烈的朝野政治竞争,彼此卯足全力,每票必争,见缝插针,领袖的素养和素质摊在人民眼底下见高低。
越接近大选,朝野就越紧张。国阵誓死保卫布城,民联拼老命攻布城,彼此互不相让,大家都与时间赛跑,过一天赚一天。目前他们是最任劳任怨的一群。
在时间压迫感中,政治人物以“三最”方式争取选票,即最直接(刺激)、快捷(民粹)和廉价(承诺)。
政治人物以刺激群众感观的言词和栋笃笑,挑起受众的情绪,燃起内心的火团,这是最直接的方式。另一些人,则以民粹语言,玩弄种族牌,激发族群的危机/忧患意识,达到宣传效果。
政治人物许下的承诺,是一堆冰冷、有待验证和落实的文字;内容振奋民心,能否实践却是另一回事。
若无法兑现承诺,先自圆其说,再给新一轮承诺。难怪有人调侃,政治承诺是一个骗子说给另一个傻子听的。
无奈,我们已活在高度政治化的国度,娱乐新闻也与政治沾上边,如女星被政治人物包养和艺人参与/支持群众集会,日常生活离不开政治口水战。
政治宣传,是一种影响民众对某一公众课题立场或态度的方式,使特定人士/团体在其中获益。宣传背后用意是,影响受众的判断态度,讯息的公正和客观度受质疑,往往因选择性提供资讯而有偏差。
这些资讯使受众产生情绪上的反应,接受及认同特定议题的立场,这是政治作战的一环。高手们利用偏见和情感,影响人民对某课题的接受度。若受众产生预期的认同或恐惧感,宣传目的就大功告成。
另一种政治宣传方式为,利用民众对课题的无知,在传达讯息是有意识地传达错误观点,影响他们的态度;更厉害的是不断重复错误讯息,达到“洗脑”目的。
大马的情况因种族政治和政党变得更复杂。目前出现一种“外包”现象,某些非政党组织以语言和行为暴力进行恐吓骚扰,闪烁的言语、耐人寻味的动机,令人怀疑他们是否受政党所指使。
政治宣传战不会就此结束,朝野战得不亦乐乎,外包团体也加入战围,有人偷步走捷径,局势有点混乱,庆幸还在可接受的范畴内。
如今我们急须将政治宣传提升为政治辩论。朝野党魁辩论政策课题,在政纲路线上交锋,接受辩论的洗礼,展现领袖的智慧、才华与魅力。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现在并不是结束,结束甚至还没有开始,但是现在可能是序幕的结束。”
大马民主朝两线制方向迈进,政党轮替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人民期盼理性论政,抗拒没有营养的词汇满街走。我们有责任净化政治空间,在大选前告诉政治人物,我们要素质型领袖,不是口水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