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多次听母亲说,她和爸爸在刚结婚时,是和祖母住在像电影《七十二家房客》里那样的旧“唐楼”,住在二楼的小孩子很喜欢买“飞机榄”吃。
所谓的飞机榄,其实是流动小贩卖的古早零食,步行的小贩在经过住宅区时就会大喊“飞机榄、和顺榄”等,然后孩子们就涌出去买零嘴,有时二楼的住户懒得下楼买,就从窗口往外大喊要多少个飞机榄,小贩就把榄子往窗口抛,而且准头奇佳,定会落到顾客手中。
这,就是“飞机榄”这可爱名字的来源。
过了十多年,父母搬到了排屋,并生下一堆孩子,这时还有些流动小贩继续步行,但也有人骑三轮车叫卖了。
听哥哥们说,他们小时候很喜欢吃一种叫“叮叮面”的汤面当夜宵,那是因为小贩叔叔踏著三轮车经过时,用竹筷敲打磁碗,发出“叮叮叮”的声音。孩子们一听到这声音,就知道“好吃的宵夜来了”。
哥哥说,这名叮叮面叔叔总是优待孩子,会多给一粒鱼丸给小孩。
记得小时候,小贩叔叔骑的已经是摩哆了,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穿著花花绿绿西装外套的“雪糕安哥”,他一边开著三轮摩哆,一边摇著铜铃,口中还会大声哼著不知名的曲子;那时大家一听到“当当当”的铃声和歌声,就冲到门口等著买雪糕,笑口常开的安哥,一样会多勺一点点雪糕在孩子们的饼筒上……。
后来,家乡已越来越少流动小贩,仅剩下那个印裔面包安哥还骑著摩哆在花园住宅区之间游走。可是和家人去到相熟的小食档口,老公公婆婆们却还会认得当年的小瓜们,并记得我们每个喜欢吃什么,让光顾的老食客倍感温馨。
从小,对小贩的印象就非常好,因为他们总是很喜欢小孩,总是笑嘻嘻地让人觉得愉快,长大后跟母亲到巴刹买菜或熟食档“打包”,大家也总是聊得很高兴,街坊间的感情不言而喻。
可从什么时候开始,小贩做生意竟变成一种“威胁”?
“如果你不赔偿,我们就在你门口摆档到你给钱为止。”这种流氓口吻,怎么可能出自一群“规规矩矩”只靠档口生意赚取生活费的小贩?
“安美嘉家门前的档位被商人以5000令吉投得。”小贩小商们为了一天的生意被打击而示威,有人竟花5000令吉来出一口气?如果这人随时拿得出5000令吉,为何还在意单单一天的生意额被打击?
且不论这些要在安美嘉门前摆档的小贩是不是真的小贩,可是他们的行径,已让千千万万名和蔼可亲的小贩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