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藤蔬菜(简称藤菜)营养丰富,价格平民,栽种过程却大有学问,市场上普遍采用每2英呎的土地栽种一棵藤菜,一名菜农经试验后,在每2英呎的土地栽种2棵藤菜,获得较高且较平稳的收获。
越来越多青年愿意投入农业领域开创自己的事业,黄湘钦(29岁)就是当中的一员,他是在3年前觉得农业领域前景看俏,就毅然放下稳定的工作,投入这门事业。
专门种植藤菜的黄湘钦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畅谈如何利用3英亩土地种植黄瓜和菜豆,取得丰富收获。
他分享,黄瓜从培育幼苗到结果大约需要60天时间,菜豆则需要45天,是否能成功栽种出高品质的成果,第一步就是取决于如何遴选优质品种。
他以菜豆为例,每个空位需投放3颗菜豆种子让其生长,过程中农夫必须日日观察菜豆的生长情况,一旦发现幼苗可能先天带有疾病,就必须立即摘除,用幼苗培育室的后备幼苗替代。
“最初没有经验,不懂得在幼苗室另外培育一批幼苗作为替代用途,因此一开始我们就傻傻地移除了劣质幼苗等候其他健康的幼苗成长。但若有20%的幼苗是劣质品,那么成果就少了20%,这对农夫而言是致命的。”
可获得较高收获
黄湘钦续说,当农夫无法决定市场售价的时候,唯有提升产量才是保命的关键,因此必须善用每一分土地,让产量达到最大化才会有利可图。
他解释,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每2英呎的土地栽种一棵藤菜,经试验后,他在每2英呎的土地栽种2棵藤菜,能获得较高且较平稳的收获。
“有的农夫认为要给予充足的空间才能获得比较好的收获,我个人是认为只要肥料、人工照顾妥当,就能在同样大小的空间培育更多的成果。”
黄湘钦强调,上述做法为个人所见,实际所得也略有增加,且风险也因为树苗数量翻倍,减少过程中病死影响采收期成果。然而,这个方法适用于有充足人手的情况,黄湘钦解释,以黄瓜为例,一亩土地原本只栽种3000棵树苗,翻倍种植后,一亩土地就有6000棵黄瓜树苗,在预防虫害照料树苗的工作,就无形中增加了一倍。
“耕种数量翻倍后,虽然日常施肥、洒水的工作都能以机器代替,但是害虫的部分就须靠经验去判断了,种得密集,一旦有害虫,病害传播就会更快。”
他举例,菜豆的天敌是蓟马(一种体长0.5-2毫米,取食植物汁液或真菌的害虫),蓟马喜欢躲藏在菜豆花里面“偷吃”,菜豆花只有早晨开花,其馀时间都合拢,为蓟马形成了天然保护伞,令所有农夫大感头疼。
他授招,对付蓟马,只有勤于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一旦发现叶子变黄,就必须立即摘除避免疫情扩散,同时在早晨时间喷洒农药,付出多一倍的人工看顾,才能保障收成。
另一方面,由于藤菜采收过程较长,黄瓜可采收4至6星期、菜豆则可以采收45至60天,采收、挑选工作也因此成了整个周期最为繁重的工作。
他解释,收购商对成品要求很高,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菜豆若是不脆、色泽不漂亮也不要,因此员工都需耗费大量时间进行筛选,才将最好的成果推出市场,这个过程也将挑选优质的品种进行幼苗培植,为下一次耕种做准备。
市场有需求 开发土地增产
询及为何对藤菜情有独钟,黄湘钦解释,市场上叶菜、水果等经济农作供应已经几近饱和,尤其是叶菜的供应,收购商和农夫都有了长期合作的默契,供需求已经达到一个平衡点,不容许新兵加入市场。
他说,目前我国藤菜供应量尚不稳定,价格因此时高时低,但是对比大起大落的叶菜,已经算平稳,加上供应量不稳定,他所种出来的产品也都能顺利销售出去。
“这几年也渐渐摸熟了销售管道,和一些收购商建立了合作关系,保障了我们的农产品价格,可喜的是,市场上对藤菜的需求依然可观,让我有机会开发更多的土地增加产量。”
凭著爱拼才会赢的精神,投入农业领域近4年来,黄湘钦都没有真正享受过休假,就算农历新年也会亲临农地用心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以刻苦的精神赚取每一分收入,如今,他也准备扩张耕种面积,耕种不同种类的藤菜。
缺乏经验 几乎赔光积蓄
黄湘钦在踏入农业领域前,是一名拥有工商管理学士资格的上班族,其家庭成员也没有务农背景,因此在创业初期,缺乏实践经验的他亏损数万令吉。
“当时也没务农的技术,觉得懂理论就能做了,真的入行了才知道,这当中学问很多,一两年前我几乎都赔光了积蓄,才逐渐掌握到今天的技术。”
黄湘钦说,自掌握选出优良品种以及善用空间的法门后,农作物收成才渐渐变得更多更加稳定。
他透露,开始种植的黄瓜每季产量只有一亩10吨,菜豆的产量只有一亩5吨,在掌握技术后,目前一亩土地增产至20吨黄瓜和10吨菜豆,可说实现了产量倍增。
“以黄瓜采收期28天至42天、菜豆采收期60天计算,3亩土地平均每日可以产出数百公斤的农产品出售,加上藤菜收购价格平稳,黄瓜的收购价大约在每公斤80仙至1令吉,菜豆则是每公斤3令吉计算,种植藤菜利润还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