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泥鳅,普罗大众的第一印象,大多是“看似肮脏”且“充满土味”的河鱼,以致华人社会较少食用,但只要养殖过程中用心照顾水质,泥鳅的口感堪比海鱼的滑嫩,且营养价值高。
谢嘉偐(38岁,开心农场业者)7年前与从事装修行业的股东,在朋友介绍下接触泥鳅养殖行业,从一开始在住家蓄水槽研究、到在森州武来岸开设小型养殖场,再扩展至新古毛叻思的10英亩养殖场,可说是逐渐步上轨道,未来也想扩展至其他领域。
她表示,其实我国的泥鳅需求量蛮高,大部分养殖者以华裔为主,主攻本地巫裔市场或出口至泰国;巫裔同胞很爱吃泥鳅,通常裹上黄姜粉再炸,华裔则大多拿味道较重的调味料,配上泥鳅煮成酸辣小吃,以掩盖土味。
“泥鳅不一定有土味,关键是养殖的方式,以前很多人说养殖泥鳅很简单,不需要换水也没关系,因为泥鳅生命力很强,这导致许多劣质的泥鳅涌入市场,民众也因此对泥鳅形成‘土味很重’的刻板印象。”
“其实泥鳅的市场价格比常见的料理鱼-非洲鱼来得便宜,但因各种刻板印象而少出现在华裔的餐桌;泥鳅常见的品种是本地或非洲,惟养殖者大多选择快长肉的非洲品种(3个月可卖出),本地品种从鱼苗至可售卖的体积,需要9个月时间。”
使用流动河水
她强调,养得好的泥鳅,味道可以比海鱼好吃,尤其是鱼肉口感滑嫩又带点脆口,只有混杂了泥土的水质,才会让泥鳅有土味且口感变绵,因此为重塑泥鳅的品牌,水质是最关键的一环。
“我们每天都为16个鱼池换水,以流动的河水取代,避免养殖池变成一潭死水,并依据泥鳅大小调换鱼池,因为杂食性的泥鳅,有‘大鱼吃小鱼’的习性,所以要确保鱼池内的泥鳅,体积尽量相等,降低耗损率。”
她补充,水池每4或5个月,捕捞了所有泥鳅后就会清空,并以石灰粉和清水清洗,然后倒入约40万只2寸长的鱼苗,每天分3次喂养饲料,21天后再逐步转送到不同的鱼池,而鱼苗的存活率不高,大概只有一半。
做好细节 找出正确养殖法
询及会否后悔选择每日需日晒雨淋,耗费大量体力的养殖工作时,谢嘉偐认为心态很重要,只要对工作怀抱热忱,行行都可以出状元,而且在大自然的环境工作,即使不若冷气办公室舒服,但只要享受过程就没有问题。
“就像我股东常说的,只要找到正确的养殖方式,不要忽略细节问题,养殖业其实比其他行业来得容易,对比过去她做装修的工作,如今身处大自然的劳动,反而感觉天天都像是放假。”
她指出,现在养殖场的日常运作已步上轨道,除了待在养殖场监督员工,也要跟进鱼苗供应量与对外的市场营销等,未来希望开拓不同的养殖甚至种植领域。
“现在我大概有10个员工,曾经想过在鱼池旁种植蔬果,但附近是森林的关系,虫害问题特别严重,因此可能转为培植鱼苗、研究鱼菜共生系统,或养殖蜜蜂等,开拓更多元化的市场。”
天气是最大挑战
无法控制的天气,是户外养殖鱼池的最大挑战,而能自行调控水温的室内养殖成本又太高,因此如何拿捏水温成为养殖者的最头痛问题。
谢嘉偐表示,泥鳅最适合的水温是30度,若下午太热或晚上太冷,都会死伤惨重,因此数年前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炎热天气,让许多养殖场欲哭无泪。
“鱼苗长大后,就开始吃鸡肠、鸡肉或鸡骨等,搅碎而成的混合饲料,每天只喂一次,但一个鱼池需要12桶,等到体重达到200公克左右,就可以捞起并准备出货了。”
“我们会视乎顾客订单的需求,在早上挑出符合体重标准的泥鳅,捞起后放在小鱼池,下午再运到批发巴刹或中型超级市场,每日出货量接近2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