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23日讯)若你不停滑手机,担心因少滑一阵手机,就会错失朋友圈的动态或消息,若你或身边朋友出现此现象,可能是患上错失恐惧症(FOMO,Fear Of Missing Out)。若出现此症状有必要自我调整,因长期性出现这种症状或将导致患上忧郁症或焦虑症。
在网络发达的年代,只要一架智能手机就可与遥远的亲朋戚友联系上,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加上各样的社交网络平台出现,朋友们时常将本身的动态及心情上载到社交平台分享,我们也习惯滑手机及刷社交网络平台,以获知朋友们的最新状态。
根据维基百科,一种由患得患失所产生持续性焦虑,患上此现象的人士,总会感到别人在自己不在时经历了什么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种焦虑被描写为想与别人的动态,保持著至始至终关注的渴望。
无法参与而焦虑
临床心理治疗师杨诗涵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指出,错失恐惧症目前还未归类为一种心理疾病,但其算是一种焦虑的心情。
此理论是于2004年开始被提出,当时专家的观察发现,一些人会因别人经历了一些东西而没得参与时,产生焦虑。如大学生在上课读书,而其朋友则开派对,对方会因无法参与而焦虑。
她说,这套理论被提出时,是网络社交平台刚刚萌芽的时期,因此错失恐惧症的问题并不明显。惟随著网络越来越发达,智能手机的普遍、社交网络媒体的普及,错失恐惧症的现象就越来越明显。
她解释,手机越来越普及及方便,人们只要拿出手机打开社交网络软件,就可关注朋友圈动态及消息,这也导致人们无所事事时就会拿出手机刷屏。但一旦过度使用手机,就会上瘾,成为生活习惯,一旦没有手机或网络,会觉得不自在,因此,如今错失焦虑症现象越来越明显。
她说,部分人士会担心少刷一阵社交网络平台,或许会错失朋友圈的动态及消息,甚至错过一些资讯或新鲜事物。
“为了不让自己错失朋友圈的任何讯息,他们会时刻刷社交网络平台。”
她指错失恐惧症目前还未被定义为心理疾病,但若长期陷入错失恐惧症现象的人士,会影响生活作息,或演变成焦虑症及忧郁症等心理疾病。
生活过得充实 自然忘掉手机
临床心理治疗师杨诗涵说,若发现自己患有错失恐惧症,该名人士可调整自己的生活步调及心态,不要时常滑手机,也为自己设下目标及计划自己的活动,让生活过得充实。
她指当一个人专注做一件事情,就会忘记手机的存在,久而久之就不会习惯性想滑手机。
她说,在现在的社会,工作及生活琐事事情都离不开手机,使用手机在所难免。但在假期时,或可选择减少使用手机,与家人亲友相聚陪伴,改善生活素质。
她续说,人们多数都会在社交网络媒体上分享开心的事,但这对社交能力较差,或时常产生负面思考的人而言,若长时间曝露在社交媒体上,看见人家的欢乐时光,难免会出现负面的情绪,引发忧郁症。
她举例,若一个社交能力较差人士,看见人家欢乐出席聚餐派对,难免会出现比较之心,觉得别人的生活过得比自己好,可能也会羡慕别人的生活,久而久之就陷入负面情绪中。
“若加上遗传及环境影响因素,该人士很容易患上焦虑症及忧郁症。”
她说,一般上生活充实忙碌的人士鲜少会患上错失恐惧症,因为他们每天都忙碌及专注于工作,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充实,也非常满意。
她补充,即使忙碌的人,在空闲时滑手机查看讯息,或朋友圈的动态,这也无可厚非,毕竟浏览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滑手机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