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来西亚,华人农历新年可谓是一年中最盛大的庆典之一。通常圣诞节一过,商场便开始布置喜气洋洋的农历新年装饰。灯笼、春联随处可见,新年歌曲更是随处可听,庆祝规模虽然不比中国的春节,但节日氛围却丝毫不输。

还有一个与中国相似的点在于,中国因春节回乡而出现的超大量人口流动,已经被当成一个社会现象研究多年,并取了一个专有名词“春运”。马来西亚虽然没有春运,农历新年期间的人口流动也不容小觑。但是近几年来,马来西亚的人口流动似乎跟以往有些不同。

回乡过年的传统

我国在农历新年的庆祝方式上与其他华人社区相似,依然以家族团聚、祭祖、守岁等文化组成,围绕著“家”这个元素构成了浓厚的“年味”。回乡过年不仅是一种文化习惯,更被视为一种社会责任。每一个游子不论身处何地,临近新年之时都会思考回乡问题。如果不是相隔千山万水,就算要塞十几二十个小时的车,都得回乡团圆。然而,近年来,随著城市化进程加快、家庭结构变化,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重新定义“团圆”的方式,过年的形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如今,在马来西亚可以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异乡或不同城市庆祝新年。一方面,许多年轻人不再一味坚持回家乡过年,而是邀请父母到自己奋斗和生活的城市一起庆祝,让他们体验不一样的春节氛围,实现“反向团圆”。另一方面,部分家庭选择在春节期间出国旅行,以更轻松和私密的方式欢度新年,避免传统习俗带来的繁琐社交压力。

对于许多年轻人而言,传统的春节习俗,如走亲访友、摆年夜饭,虽然温馨,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定的负担。相较之下,旅游过年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让家人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共度佳节,不受社交义务的束缚,享受更多高质量的家庭时光。

根据去年的报道,由于农历新年适逢学校假期,所以出国旅行的游客数量大幅增长,旅游团数量更是增加了30%。与此同时,马来西亚也迎来了更多外国游客前来共庆新年。由于我国对中国旅客实施免签政策,预计今年来我国春节旅游的旅客数量将比去年增长10%至20%,其中大多数选择自由行的方式。据上个月的报道,来我国旅游的外国游客中,约70%选择自由行,30%报名旅行团。这意味著选择全家人出国独自过年的游客,比跟著旅行团跑行程的游客更多。这种新年不回乡,反倒全家人离开故乡出去旅游的现象,并不只存在于马来西亚。

出国、离乡也算团圆?

过去,大部分人都是从乡村进城工作,新年回乡也意味著可以从漂泊的城市回到温暖的家。然而,现在许多年轻人已经在城市里定居,甚至买房成家,更有许多人希望能把父母接到生活更便利的城市居住,也会更多鼓励长辈到城市与他们共度新年。再加上每逢新年,返乡潮带来的交通拥堵、火车票难抢、从西马返回东马过年的机票昂贵等问题让许多打工一族望而却步,选择出国旅行或者让父母来城市团聚,既能避开交通高峰,也让过年变得更轻松。

甚至有网民调侃说,出国的机票比回家乡的便宜。与其将大部分时间、金钱花费在年货、机票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预算用于出国旅游,创造新的家庭回忆。更别提回乡过年还要走亲访友、拜年、聚餐,参与各种乡俗活动,旅行则可以让一家人真正享受彼此的陪伴,不受外界干扰,在新的环境中享受只有自家人才有的团圆。

所以从整体趋势来看,随著全球化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人倾向于在新年期间选择多样化的庆祝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出国或者离乡。

那么不回老家过年,会不会失去“年味”?实际上,笔者认为“年味”不仅仅是形式,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无论是回乡,在城市还是在海外一边欣赏异国风光一边吃年夜饭,重点在于家人的陪伴。笔者有位来自安顺的友人,就常说自己的父母辛苦一辈子把几兄弟养育成人,已经很多年没离开家乡。他每年都非常希望带父母到吉隆坡走一趟,去逛街、购物、做按摩,让他们好好放松一下。

笔者认为,这种体恤长辈、孝顺的感情,才是农历新年的最核心意义。把从单纯的“回家”变成了感情上互相理解和陪伴,才是真正的“团圆”。“团圆”可以用多种形式来实现,只要家人能够开开心心的相聚,不论团聚的方式如何顺应时代变化都没有关系。

如今,选择回乡团圆仍然是最温暖的方式;但旅行过年或接父母到城市同住,也是表达孝心和团聚的新方式。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只要家人在身边,不管是Chinese New Year 还是 Lunar New Year,新年的年味都不会消失。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非法代孕场地。

湖南自建房地下疑有非法代孕活动 有聋哑人参与技术比医院专业

阅读全文

外资大爆发!  马股急升原因曝光

阅读全文

黎佩诗接掌GXS银行 GX银行委新CEO

阅读全文
根据领队提供的画面,领队和导游只能在其他房间透过闭路电视查看游客的状况。

狮城“零团费”旅游团 高压推销不买也要给钱

阅读全文

巨石砸落瞬间 画面曝光

阅读全文

再有轿车撞野象 专家促设“大象走廊”

阅读全文

陈锦松:团结政府应还人民示威权利

名家

示威是人民表露意志力与权利的载体,而执政党最恐惧的正是示威遍地开花。许多执政党的前身,无不是通过示威群众运动来掌握民意,...

阅读全文

冯振豪:美国政治中的“古巴因素”

名家

拜登离开白宫前,以古巴释放500多名政治犯的理由,将古巴从《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中除名。1月21日,特朗普就任后,马上签...

阅读全文

黄金祥:假如3亿美国人都过上中国人的生活

名家

2010年4月,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一次电视访谈中,不小心说了一句真心话:“如果14亿中国人都过上美国人的生活,那将是一场...

阅读全文

孙和声:华族民间信仰的道德伦理

名家

中国人的道德观念与伦理特色是如何养成的?这可从大传统与小传统两方面来分析。大传统方面,主要是由读书人经由四书五经等经典习...

阅读全文

郭朝河:让鞭炮声成为祝福而非困扰

名家

“你认为政府是否应重新禁止放鞭炮?”每到佳节时,身边就会浮现这些争执。赞成者认为,由于没有任何时间与地点限制,导致鞭炮放...

阅读全文

林德宜:特朗普瓦解西方法治和国际秩序:这将如何影响台湾

名家

自特朗普当选总统以来,特朗普在短时间内开始拆除以西方规则为基础的法律和国际秩序。讽刺的是,这正是美国一直以来作为主要受益...

阅读全文

陈奕强:AI的农历新年:科技让团圆更具意义

名家

农历新年向来是华人社会一年一度的盛事,从置办年货、贴春联,到家家户户拜访亲友,处处洋溢著喜庆的氛围。然而,随著人工智能(...

阅读全文

黄春罐:新年送礼的变化

名家

随著农历新年降临,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著过年需要用到的物品了。其中有不少重要的物品如除夕团圆饭的材料、新年挂饰等,当然也少不...

阅读全文

林卓锋:龙年深思:破除隐形枷锁,迈向2036

名家

在21世纪这个标榜自由与民主的时代,许多人以为奴役早已成为历史。然而,事实是,奴役从未消逝,它只是以更加隐蔽和精致的形态...

阅读全文

黄金祥:戴子豪眼中的纳吉与马华

名家

平日里阅读报章的评论文章,有许多名笔前辈,文锋犀利一针见血,是我学习的对象。但网红律师戴子豪,却是我最佩服的其中一位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