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第一任期的特朗普政府还是后来的拜登政府,其实对华政策具有连续性,因为无论美国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一致认为2020-2030,这十年,将是美国与中国竞争的决定性十年。如果不采取措施,美国将面临著在技术上被中国超过,在经济上依赖它,以及在南中国海或台湾海峡军事上被击败的风险越来越大。

目前特朗普所选择的对华鹰派团队,特别是担任国家安全顾问的华尔兹、国务卿的鲁比奥以及联合国大使的斯蒂芬尼克,他们的观点与日益增长的美国两党对华共识是一致的,即需要在与中国的竞争中胜出。关键5年已经过去了,还剩特朗普执政关键5年的后半程。

虽然特朗普的对华鹰派团队会保持拜登时期对华的遏制方式,但也许会更加激进的方式对中国进行遏制,但是还是有两个变量或许可以改变局面。一是特朗普自己,基于特朗普的交易主义性格的不确定性;另外就是特朗普身边的马斯克对其影响,毕竟特斯拉的大工厂还在中国,并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很多支持,可以作为很重要的一个支点,影响特朗普对华政策。

那么究竟美国害怕中国什么?从而导致美国两党对华遏制的高度一致。首先美国发现中国的军工产业已经接近或超过美国,例如美国在持续战斗一周内就会耗尽所有弹药,并且在舰艇被击沉后很难重建,因为其全国造船能力不及中国一个较大的船厂;另外中国的陆海空的打击能力具备和美国的相当水平,例如中国“东风26”导弹,这款导弹估计航程为1900至2500海里,在新美国安全中心2017年7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作者托马斯·舒加特和哈维尔·冈萨雷斯模拟了中国使用这种导弹对美国驻日本基地进行无预警攻击,并发现结果将是毁灭性的,“所有固定总部和后勤设施都可能遭到轰炸”,“几乎所有停泊在日本港的美国船只都可能遭到弹道导弹轰炸”。

又例如,2020年,中国东风-41弹道导弹(代号:DF-41)服役,射程在1万2000至1万5000公里之间,一些估计表明DF-41最多可携带10枚弹头,DF-41的能力可与美国最著名的洲际导弹“民兵 3”相媲美;另外如今中国舰队的舰艇数量超过了美国舰队,也超过了德国、印度、英国和西班牙海军舰艇总数的总和。

还有中国的核潜艇,在未来的几年里,中国预计将推出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096型隐形核潜艇,这是一项新成就,现代潜艇比以前的094型潜艇具有更高的隐身能力,并且比目前的中国潜艇具有更高的静音水平,这种新成就可能会带来根本性的变化,足以颠覆中国周边海域的游戏规则。还有就是中国轰-20洲际隐形轰炸机,根据现有信息,其射程达到8500公里。法国杂志《观点》称,除了核能力和常规能力外,它还拥有洲际能力。这些使得中国在国防军事能力上达到了与美国和俄罗斯类似的水平。

其次美国发现中国已经占全球制造业的30%以上,而且能够不断成功创新,并且在很多高新技术前沿领域中越来越多的领先。要解决这个问题,美国认为不仅需要关税,还需要工业政策来刺激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再次就是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而且它是世界领先的工业国,也是10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美国要想与中国竞争,就必须扩大规模,最佳路径就是通过盟友和合作伙伴。所以看到美国紧密联络自己的盟友和伙伴,主要在经济技术与安全领域,加强合作,这就包括美国和这些盟友共同防止高新技术出口到中国,联合起来对中国的商品提高进口关税。在国家安全领域,美国联合澳洲,印度和日本组成四边安全对话,以及努力在澳洲,日本,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等地部署美国军事力量或者出售武器以威慑中国。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10年前最后一次花钱 女子辞职过“0元生活”

阅读全文

豪华游轮病毒大爆发 241人集体感染诺罗

阅读全文

【天然气输管起火】 退休公仆惨遭火劫 9房屋被烧毁损失150万令吉

阅读全文

赴俄乌战场去年战死 台志愿兵遗物寻回“尸体已被动物啃食殆尽”

阅读全文

旧古仔路树倒压车

阅读全文

灾民何去何从 要尽快解决

阅读全文

黄科量——活出林连玉精神:华教园丁的“记忆工作”

名家

前往吉兰丹中华独立中学的路上,乡间道路两旁的凤凰木,在烈日中盛放红艳花朵——仿佛是为一年一度来丹中讲故事的“华教园丁”莫...

阅读全文

郭朝河:幸运的大马医疗服务

名家

为何越来越多人喜欢大马,甚至愿意搬到这里来住?私人诊所是一个主要原因。这几年到欧洲旅行时,正好身边都有人不太舒服,原以为...

阅读全文

林德宜——核战:西方媒体战狼

名家

俄罗斯政府最近修改俄核威慑政策,引发了西方媒体的一波新闻报道和分析浪潮,这些媒体似乎不太关心修改后的政策,而是想告诉世界...

阅读全文

孙和声:公债的可持绩性

名家

举新债还旧债是当代许多国家“惯行”的财政措施。至于这个做法是否具有合理性与可持续性,则是个颇具争议的课题。政府为何要举债...

阅读全文

谢诗坚:我写琼瑶的两地情

名家

著名言情小说作家琼瑶自我结束生命令人震惊(1938-2024),终年86岁。她公开的遗言中这样写:我不当插管维生的卧病老...

阅读全文

曾维龙——华教运动的变迁与新动力:从族群叙事到世俗民主的坚守

名家

2020年我在一篇文章中曾经提过这么一回事:有关华教的故事总有两种叙事,一方是马来社会所认为的华人是外来移民者的故事,一...

阅读全文

陈奕强:国家数码身份

名家

近日,首相对国家数码身份 (MyDigital ID) 项目的进展表达了失望之情,这反映了我们在数码化转型过程中仍面临诸...

阅读全文

杨启贤:大马有“深层政府”吗?

名家

团结政府近日迎来执政二周年,如果你经常阅读时事评论,你可能已经读了无数篇批评这个由希盟领导的政府在实施其承诺的改革方面进...

阅读全文

冯振豪:特朗普准备上任,国会混战才要开始

名家

随著加州第13选区开票结果出炉,美国国会的政治分野总算明朗化。在众议院,共和党掌握220席,民主党则是215。在参议院,...

阅读全文

张孝仪:谈人权——惊世骇俗的选择

名家

每年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今年的主题是“我们的权利,我们的未来,就在当下”。大部分人对于人权都有一定的理解,比如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