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中文报社的翻译水准,一直以来是“没搞出大祸就没人关注”的问题。
2023年6月19日,《马来邮报》报导,伊斯兰度基金会(Islamicity Foundation)的2022年度列国排名榜当中,马来西亚是第43,却是全球穆斯林国家的第一名。该组织所谓的“伊斯兰度”,指的是一个国家的体制是否反映可兰经提倡的廉政与和平。结果,这排名榜的“优秀生”,没有一个是穆斯林国家。在149个国家当中,前十名除了纽西兰,全都是欧洲国家。而马来西亚虽然排名第43,已经是在穆斯林诸国之中最优秀的。在该排名榜包尾的4个国家,全都是穆斯林国,分别是乍得、苏丹、阿富汗及叙利亚。
该组织创办人胡申阿斯卡利(Hossein Askari)告诉《马来邮报》,马来西亚若要在“伊斯兰度”方面再加分,就需处理人权问题,例如任意拘禁、新闻自由、迫害新闻从业员、宗教自由、监狱环境、互联网限制、司法受政府干预等等。明显的,这组织对“敬虔”的诠释和著重,有别于炒作肉骨茶和袜子的那一类。
但,这篇报导经过本地中文报社(注1)的处理,却称该指数为“衡量一个国家伊斯兰化程度”。这是极为糟糕的扭曲信息。译者显然无法区分伊斯兰性(Islamic)、伊斯兰度(Islamicity)及伊斯兰化(Islamize)。
马来西亚中文报社,至今仍无从告别“华人才会读中文报章”的想法。报社主管依然以单语系圈子为主。新闻稿翻抄过程通常不包括译稿校对,因为校对者往往就只懂中文。因此,出街的新闻虽然读起来顺畅,内容却不一定反映事实。这种常态,在“他族圈子离我族至少十万八千里”的上个世纪,或者在中国和台湾的纯汉族圈子,还称得上情有可原。译稿出错,既然没人看得懂,就没人批评,也没人要求改正。但在马来西亚,通晓多语渐成常态,新闻译稿错误百出而从不纠正,读者不如干脆读文告原稿或看现场直播。
报社对翻译专业术语的粗心大意,近来也频频出现。气象局发布关于“penumpuan angin”现象的时候,中文报社通常直译为“风聚集”。若稍微查证气象术语,不难发现到,penumpuan angin在英文是wind convergence,在中文是“风场辐合”现象。搞清楚了术语,就能在这课题更接地气的设计气象专题报导,告诉读者这现象是如何影响降雨。无论是在酷热久旱或暴雨连连的时候,这类资讯可以帮助民众准备应付天灾。长期的翻译错误,反映出报社没意愿帮助读者解读气象局文告。
连鸡肋地位都没有
这年头,媒体难做。然而,总不能拿大环境困局掩盖自家的弊病。如果中文报社继续把读者群锁死在华社,懒得把友族群体视为潜在市场,大马华裔人口的趋减意味著这种中文报社把自己推往绝路。如今连华小都放弃依赖华裔学生以求保校了,中文报社怎还不懂得改变思维?无视译稿问题,让中文报章在多语系华裔读者眼里连鸡肋的地位都没有,更别指望受到懂汉语的友族读者青睐了。
中文报社忽视翻译能力缺陷,使得一众单语系汉语读者群,除了对谬误照单全收就没其他管道了解事情。如果称报章为精神粮食,这就可说是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对资讯的扭曲就单凭语言藩篱问题而眼不见为净,这种报社已经完全放弃据实报导的功能,成为不折不扣的持牌纸版内容农场。当然,对某些报社高层而言,只有网媒才是内容农场,报社不管怎么烂都注定是优质和稳重报导的象征。有这样的思维长年自我安慰,哪来的反省?如果社团或从政者还呼吁学校鼓励学生“从报章汲取知识”,这岂不是误人子弟吗?
注1:
https://www.instagram.com/p/CtrEX36xQF8/]
https://www.chinapress.com.my/20230619/%E5%85%A8%E7%90%83%E4%BC%8A%E6%96%AF%E5%85%B0%E5%8C%96%E6%8E%92%E8%A1%8C%E6%A6%9C-%E5%A4%A7%E9%A9%AC%E5%90%8D%E5%88%9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