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于2023年出版的《从宏观视角评述一带一路》之前,我诚邀著名的经济学家丹斯里沈联涛教授写序。这本厚达20万字的著述是专门针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进入十周年时所作的评论。其中有一章经济篇是由理科大学四位经济系教授和讲师所撰写的,为本书增添色彩。
我要感谢沈联涛教授在序言中的溢美之词。他说,这部近乎百科全书的著作不仅涵盖了地缘政治史,也涵盖了中国通过中亚陆路和东南亚、印度洋海上航线进入欧亚大陆的雄心勃勃的项目。
“这是一本充满激情的重要著作,它探讨了一带一路怎样影响我们所有人生计的问题,因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行动,甚至可能以战争告终。我推荐阅读这本书,因为它讨论了一个我们需要关注和判断的未来。”
另一方面,美国牛津大学著名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Peter Frankopen) 在其名著《丝绸之路》中这样说: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时,是可以唤醒人们关注有关丝绸之路已存在两千多年,它将中国与世界连接在一起。其中汉武帝派遣张骞在公元前119年打通河西走廊,实现了中国向西的一个崭新的世界,丝绸之路就此诞生。
可就在中国通过海陆空线路打造一带一路之际,谁又想到约150年前的1876年,一个荒唐与可笑的事件竟然发生在这个铁路大国身上。在这一年,英国的怡和洋行在上海和吴淞间建了一条长14.5公里的铁路,也是中国第一条铁路。但铁路经过的地区遭到当地民众的反对下,1877年清廷买下有关铁路进而销毁,理由是这是洋人的玩意儿。思想反动简直到不可思议。无论如何,铁路依然打开了中国古老大门,1881年清廷聘用英国人建设了中国第二条铁路,唐胥铁路,全长9.2公里。
到了1902年,中国才出现第一条由中国人詹天祐工程师(毕业于牛津大学)建设的铁路,新易铁路,全长42.5公里。
但在清朝灭亡后(1911年),中国陷入混乱;尤其是1931年日军阀占领东北三省,又于1937年发动对华战争,直到1945年日军才投降。但翌年又起内战,许多铁路和列车多被毁坏。在1949年解放前,全中国只有8278公里长的铁路可运行。
到了1980年中国铁道达4万9940公里;而到了1990年,已增至6万6428公里。这印证了在改革开放下(1978-2018),中国大步前进,面貌焕然一新。
在1994年时,中国的列车时速只有每小时48公里。但到了1998年,秦皇岛与沈阳做出试验后,证明国产高铁可行,在2003年成功出台时速超过200公里的高铁。如今中国已成高铁大国。
隆新高铁
另一方面,本来按照原计划,马来西亚在纳吉当政时期已订下将在2018年动工建造隆新高铁,预计在2026年通车,全长327.7公里。无论如何,在2018年的大选换上希盟的马哈迪上台,他宣布取消隆新高铁,理由是我国承受不起其巨额造价。当时有人估计大概耗资千亿令吉。随著高铁的终止,马方须赔偿新加坡3亿余令吉。
虽然安华在2023年当政时,也有人提出重新启动泛亚铁路下的隆新高铁,且应更进一步将其延长至泰国曼谷,但造价就不知多少了,而政府也没有进一步的公布详情。
因为这项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也是为什么直到今天,这项计划还在征询阶段。就泛亚铁路角度言,单建隆新高铁只是完成计划的另一半,还有一半(从吉隆坡到曼谷)尚未有头绪,也不知计划会否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