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是我国史上任期最长的首相,马哈迪的任期(1981-2003 年)结束20周年纪念日。 在当前围绕著声援巴勒斯坦的“巴勒斯坦团结周”争议声浪中,此刻重温当年马哈迪首相任期末的反犹太主义争议或许恰逢其时。2003年10月16日,在吉隆坡举行的伊斯兰合作组织(OIC)高峰会上,马哈迪在即将卸任首相之际,在致开幕词时发表了以下一番言论,瞬间引发全场热烈的掌声和起立鼓掌,伊斯兰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长皆在场座无虚席。
“我们实际上非常强大,13亿人口不可能被轻易地消灭。欧洲人曾杀害了1200万犹太人中的600万,然而今天,犹太人透过代理人统治著世界。他们策略周全,让其他人为他们而 战,为他们而牺牲。”
在同一场演讲中,他也提到:“他们发明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人权和民主,以此使得对他们的迫害看似不合理,进而他们能享有与其他人的平等权利。凭借这些,他们控制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们,这个看似渺小的群体,已经成为世界的强大力量。我们不能仅凭肢体力量与他们对抗,也必须动脑筋。”
不出所料,该演讲引起了全世界的谴责。演讲的初衷是鼓励穆斯林社会专注于追求知识和技术以实现自身发展,本是富有启示性的信息。然而,马哈迪不幸地滥用阴谋论思想,玷污了这个讯息。
长期以来,以色列政府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一直试图模糊对以色列的批评与针对犹太人的种族主义之间的分界,并试图将两者等同起来。当有人宣称“犹太人透过代理人控制世界”时,这样的言论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领导人鼓掌喝彩,而对以色列政府而言,这无疑给予他们抵挡批评的理由和工具。每当支持巴勒斯坦的社运人士试图解释他们的行动不是针对犹太人的种族主义,而是反对以色列这个国家时,以色列政府就可以利用这个理由反驳批评。
毫无疑问,马哈迪的修辞风格意在推卸责任,把问题从自己的弱点上转移开。例如在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他并没有承认政府的缺陷导致了经济的衰退,但将责任归咎于犹太人。
“或许我们会怀疑他们—犹太人—有所企图,但我们并不想指责他们。我顺便提一下,我们是穆斯林,犹太人并不乐意看到穆斯林进步。犹太人夺走了巴勒斯坦人的一切,但在马来西亚,他们却无法做到,因此他们会采取其他方式——卖压马来西亚令吉。 ”
马哈迪后来坚称,他的言论被误解了,他指的只是乔治-索罗斯,而索罗斯恰好是犹太人。尽管索罗斯否认与该事件(货币炒作)有任何关系,但马哈迪也未能提供任何证据支持他的指控。
相信各种阴谋论
老实说,马哈迪的行为和社交媒体上那些喜欢道听途说、相信各种阴谋论(例如新冠疫苗是世界经济论坛用来减少世界人口的计划,或者地球的形状是平的)的三姑六婆并无二致。然而,他曾长期担任国家首相。多亏了他,我们公务员当中许多人(包括来自教育部的)都被灌输了这种思想,他们被国家干训局等诸多计划“洗脑”所影响,被导向相信这些阴谋。
有鉴于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学校举办“巴勒斯坦团结周”是个坏主意了。虽然声援巴勒斯坦人的运动,尤其是在以色列政府计划进行种族灭绝的背景下,是一项道德崇高的行为。然而,我们大部分的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他们是否具备在这一课题上发挥领导作用所需的充分知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孩子们手持玩具枪游行只是这次活动存在的众多问题之一。大部分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对于巴勒斯坦的斗争缺乏深入了解。仅基于宗教立场的同情支持和声援,对巴勒斯坦人的解放运动并不达意。
我国有许多支持巴勒斯坦的民间社运人士,他们多年来一直为此运动奋斗。他们清楚如何处理这个复杂的议题。他们明白在传递讯息时,强调和平而非暴力的重要性。在集会上,他们小心翼翼,不允许任何宗教赞美歌颂,从而避免将这个议题演变成宗教课题,同时也不会让非穆斯林参与者感到格格不入。
与其要求学校自发组织声援活动,政府其实可以与社会运动人士合作,共同制作宣传影片和支援材料,并将它们发送给学校,让各校自行安排播放,以便教师和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这一课题 。
让社运人士而不是政府公务员来引领声援巴勒斯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