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6年成立以来,做为拓展中小型企业对资本市场专业知识的培训教育平台,丰顺(Finsource)已经开办超过20届的《IPO攻略》三天课程。在这为期三天的课程中,通常会有些“必问”的问题。今天,我就分享其中的一些学员问题,然后再一一解答。
常见的问题包括:股权融资ABC轮,是否是上市必经之路?
在海外新闻中,我们常见企业在上市前进行都会经过A轮(天使投资者)、B轮(风投)、C轮(私募基金)*等这样的一个股权融资方式。A轮、B轮、C轮等一系列股权融资。这是否上市的必经之路呢?*注:A轮(天使投资者)、B轮(风投)、C轮(私募基金)只是例子。
或是:“市场上有一些导师也会教导我们,如何通过金融路线图A轮、B轮、C轮等的股权融资渠道去做投资而最终达到上市去。这是真的吗?”
以上的问题都是企业家常常面对的一些困惑。现在,就由我们来揭开这谜底。
在马来西亚或国外上市,是否必然要经历A轮、B轮、C轮等股权融资呢?是否只能沿著金融路线图前行呢?答案是:不一定。接下来让我们深入分析一下。
实际上,A轮、B轮、C轮等股权融资方式并非通往上市的唯一途径,而是更适用于独角兽企业。
何谓独角兽?它们即初创公司(Startup)。例如,马云创办的阿里巴巴,由于资金短缺却有众多点子,便向投资者公开募集资金。经过A轮、B轮、C轮等股权融资,吸引了大量投资者注资。众多初创公司由于涉及新模式与科技,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创新。独角兽企业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更多资金,业绩提升后再走向上市。资金一轮又一轮,像阿里巴巴这样的独角兽,便以此途径实现融资,最终登上市场。
优步(Uber)也是一个典型科技公司的成功案例。经过12轮融资,共募集66.1亿美元/309亿令吉,最终迈向上市。
独角兽模式
实际上,有时初创企业因缺乏资金,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迫切需要资金运营。它们不得不寻求A轮、B轮、C轮等股权融资,以持续吸引投资者资金注入。只要投资者看好公司的前景,愿意持续投资,支持公司成长,就会选择持续投入。
经过A轮投资后,公司估值逐步攀升。进入下一个阶段,便是B轮投资。如此循环融资,公司规模日益壮大,估值显著提升。这便是一般独角兽的融资模式及上市之路。
那么独角兽的模式,在马来西亚是否可行那么就不一定了。举一个我认识的真实例子。某制造业公司,扎根马来西亚市场,拥有悠久历史,财力雄厚,计划在本地上市。这类制造业公司通常无需再融资,亦不必稀释股权,可直接申请上市。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其实许多公司在上市前,也未必经过A轮、B轮、C轮等股权融资,就成功上市。Samaiden集团(SAMAIDEN,0223,创业板)主要从事太阳能光伏(PV)系统与发电厂工程,于2020年在创业板上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Samaiden招股书显示,首次公开募股(IPO)发售6155万股,每股48仙,闭市时报1.26令吉。这家企业在上市前,也没有经过任何融资,便成功挂牌。
我们一直倡导,创业者要珍惜手中的股份,它们是无价之宝。不要忘记,在上市时,通过股权转让,股权会被稀释(主板和创业板为25%,LEAP为10%)。股权稀释前,应保留更多股份。如果在上市前股权过度稀释,持股比例会降低,难以有效掌控公司。
站在丰顺的专业视角,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创业者宁可贷款支付利息,也要尽量避免股权稀释,因为手中股权无比宝贵。
我本身非常鼓励企业家要有上市的远景。员工、领导层与老板齐心协力,前进同一上市目标。即便最终无缘上市,公司也会因这个目标变得更好、更壮大。
对企业而言,IPO是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创始人努力的肯定。最后,我建议一句:“以IPO的方式来经营你的企业”, 来勉励各位企业家努力迈向新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