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于8月12日投票的6州州选,皆为在去年没有跟随国会解散的六个州属,分别为由国盟掌控的吉打、吉兰丹和登嘉楼,还有希盟掌权的槟城、雪兰莪和森美兰。当中最让人瞩目的州属,莫过于在西马乃至全马经济繁荣度最高的雪州了。
虽说雪州自2008年以来,在由希盟的前身民联成功夺下以后,就一直由民联和后来的希盟掌权至今,但一直以来,身处雪州反对党阵营的政党,依旧无时无刻策划著夺回雪州这个马来半岛的黄金级别州属。
就如民联执政雪州时期,国阵身处反对党位置,曾多次发起示威等行动,以增加雪州人民对于民联这个新州政府的不信任。但显然的是,雪州人民在民联时期,对州政府的信任远超于国阵,以至于国阵在2013年的州选,更是惨败,让民联夺下了44个州议席,得到了州议会的执政多数权。
2013年州选以后,民联内部因各种因素,产生了分歧,最终导致了伊党的出走,带走了15个州议席,最终让民联只剩下29席,勉强执政。而到了2018年的雪州州选时,雪州势力分成了三个阵营,分别是民联解散以后,土团党加入而形成的希望联盟、老树盘根的国阵、和由伊党领头成立的和谐阵线。
三个阵营都推出本身的竞选宣言,可以看出他们无论是谁,都有想要执政雪州的野心。但最终还是让希盟以绝对的优势,在56席中,夺下51席,成功再度执政雪州。虽然希望联盟日后遭遇了所谓的喜来登政变,土团党出走,但雪州的希盟依旧握有40个席位,继续以绝大多数执政雪州。
直到今年,雪州议会期限已满,各方阵营又再度展现自己的野心,纷纷使出全力,以便有机会染指雪州州政权,势必让雪州的政局,再度硝烟四起。
国盟剑指雪州
由伊党、土团党和民政党组成的国盟,于去年的全国大选中,成功拿下雪州22个国会议席中的6个,除了三个原本由国阵掌控的北部议席,沙白安南、大港、丹绒加弄以外,他们还夺下了希盟控制的乌鲁雪兰莪、加埔,和一个被认为混合区,理应是希盟强区的瓜拉冷岳(此区旁落国盟的原因,可参考笔者的 <瓜拉冷岳沦陷,团结政府州选“警钟”>一文)。
根据部分国盟领袖的想法,他们从这次雪州国席的成绩中,看见了雪州的希盟票源已经不如往日,有机会动摇雪州这个希盟掌控已久的堡垒州。这种依据,在国盟领袖的观点来看,可以多个方面来解读。
首先,国盟认为由他们掀起的反风,也就是华人圈子经常说的“绿潮”,在去年的全国大选中,并非是最巅峰的时刻。他们认为希盟和国阵在合作以后,会引起双方部分支持者的不满,从而让国盟有机会乘虚而入,将这些支持者的票源收入囊中。这样一来,国盟就有机会靠著这些对团结政府的不满票,夺下雪州。
伊党署理主席端依布拉欣就曾呼吁所有不满团结政府的人支持国盟,民政党主席刘华才也曾要求群众把州选当成对政府不满的公投。
另外,国盟认为希盟和国阵合作的情况下,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国阵了,因为在希盟支持者和国阵支持者多年对立的情况下,国阵大多数的支持者会非常不满意,认为国阵已经变了,不再是他们心中那个以马来人主义为基底的政党,从而不再支持国阵。国盟则是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了这些支持者,希望能将他们全部吸纳,壮大自己在雪州的势力,因而认为有机会夺下雪州。
这是以简单的数学算式做出的结论。因为根据去年全国大选的雪州投票情况来看,只要把国盟和国阵的票数相加,就可以在很多选区压过希盟。但这样的结论,对于国盟就太过乐观了,因为各种因素影响下,国阵的支持者不可能全数过档支持国盟,也会有部分跟随国阵的指示支持希盟,甚至不出来投票。
再者,州选的投票率一向来会和全国大选不同,会较为偏低,所以全国大选的投票量不可以完全拿来参考。
国盟心理战
此外,国盟瞄准的主要是穆斯林选票。因此,他们更提出了一个胜利方程式,那就是在雪州夺下80%的穆斯林选票,加上20%的非穆斯林选票,就可在雪州的56席中,夺下33个以上州议席,执政雪州。
因此,国盟已经开始了各种铺天盖地的宣传战,在抖音等平台上开始对团结政府开炮,制造自己占据绝对优势的心理战。就如雪州州议会于6月23日解散当天,国盟就动员了众多党员,在雪州举办了一场号称万人的党员大会来造势。
此外,包括慕尤丁等人在内的国盟领袖,不断宣传自己在内部民调中遥遥领先,就是一种打击团结政府的心理战。但团结政府明白国盟来势汹汹,也不会坐以待毙的。(待续)